今年以来,液流电池在储能行业以及资本市场的热度都明显提升,投融资消息频繁,产能建设项目也接连不断,这是否预示着长时储能“风起”?
1、液流新秀,1GWh 产能
10 月 11 日,艾博特瑞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开业仪式在江苏苏州吴江开发区举行。
艾博特瑞首条全钒液流电池智能产线正式投产,该工厂从成立到投产历时不到半年时间。据悉,艾博特瑞成立于今年 3 月,5 月就拿到同创伟业领投、鼎兴量子和三合资本跟投的天使轮融资,7月完成智能化产线设计方案、订购设备及完善生产团队以及建立确定研发体系,并在 10 月完成首条产线投产。艾博特瑞表示,公司的核心团队技术实力雄厚,在长时储能领域均拥有超过10年以上的丰富经验。后继将继续建设多条电堆智能产线,计划在 2024 年将电池产能扩大至 1GWh。
2、融资火热
不只是扩产,长时储能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同样活跃。近日,上海电气旗下的上海电气储能,宣布完成总规模 4 亿元的 A 轮融资,领投方包括华强资本、国君创投以及基石资本,鞍钢资本、海越资管以及高科新浚跟投。本轮融资完成后,上海电气储能投后估值超22亿元。据“行家说储能”了解,上海电气储能定位于长时储能,主要专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开发与应用。早在 2011 年,上海电气就经过系统性调研,确立了全钒液流电池的路线,并开始进行相关技术研发,同时还涉及到 BMS、PCS 等领域。据机构统计,今年液流电池领域的投融资已经有 9 起,涉及大连融科、国润储能等多个项目。其中大连融科还于 2022 年末发起了 IPO 冲刺,其估值已经达百亿级。今年 6 月 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到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调研。李强总理对全钒液流电池高安全、长寿命和资源友好等优势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在推动国家能源转型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这说明已有 30 多年发展历程的液流电池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储能行业以及资本市场开始发热。
3、GWh 集采背后
不仅受资本青睐,液流电池系统也正向市场规模化发展。近日,国家电投发布 2023 年度储能系统集采公告,总计采购规模达到 5.2GWh。其中包括4.2G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1GWh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这是液流电池继2022年中核汇能集采后的又一次“GWh级”集采。
这次GWh 级别的采购可能预示着,液流电池规模化发展迎来重要契机。在 2021 年以前,液流电池基本处于小规模分散项目建设阶段,2022 年开始有百兆级别电站投入运营,今年出现吉瓦时级别招标,液流电池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根据国家能源局今年年初的统计数据,从2022年新增储能装机技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新增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占比分别达3.4%、2.3%,占比增速明显加快。电力规划设计总院2023年8月31日发布的《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中国发电量8.7万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36.2%。有机构预测,在国内新能源发电占比达到 20~30%阶段时,对长时储能就会产生较大需求,2023 年正当其时,长时储能中的液流电池迎来发展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