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一直想上市。
最早是2018年,当时阿里云风头正劲,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计划将阿里云分拆上市,市场估值甚至向万亿奔去。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上市的计划并未实现。
而2023年5月,阿里巴巴再次宣布,将在未来12个月内将阿里云分拆上市。
从当前的情况看,这个目标应该也很难实现。当然,这只是白犀牛个人观点,以下是我的分析:
原因1:阿里云市场份额的不断下跌,进入下行区间,恐不是上市最佳时期。
近几年,随着云计算技术成熟度越来越高,技术差距的逐步缩小,门槛越来越低,云计算市场又再度热闹起来,而且这一次,同场竞技的都是三大运营商、华为云、火山云等巨头,阿里云在ToB能力上的薄弱让它陷入发展困境。
资本市场向来是看重未来发展空间的,而以当前阿里云的发展势头,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讲出一个新的故事,资本市场对它的接纳度将持续降低。
虽然现在分析师们都在鼓吹阿里云的利润增幅,以此说明阿里云是主动收缩,放弃集成类项目,坚定走“被集成”路线,更多销售标准化云产品,追求实打实的利润。但ToB能力的缺失,短时间内阿里云是难以解决这个问题的,这可能不在于机制或者模式,至少安全性这一点阿里云就难以给企业充分的信任度——
阿里巴巴是美国上市的企业,按照美国证监会的规定,阿里云作为阿里集团上市板块的一部分,会不会也要把数据交给美国审计?这可能是个无端的假设,但对于国内企业对阿里云的信任度来说无疑是一个减分项。
原因2:阿里云要分拆上市,五项独立是个大问题。
分拆上市企业面临的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就是——独立性。
无论是哪个资本市场,对于分拆企业的独立性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在国内资本市场的《分拆规则》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均就“独立性”提出了要求,此外,还有条款要求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的资金或资产不得存在被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占用的情况;上市公司与拟分拆所属子公司均符合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关于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与拟分拆所属子公司的资产、财务、机构方面相互独立,高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不存在交叉任职等。美股、港股同样有类似的规则要求。
这意味着如果分拆上市企业在资产独立、人员独立、财务独立、业务独立和机构独立等方面的独立性欠缺,都可能成为其分拆上市失败的原因。
从当前看,阿里云在这五项独立上仍有诸多问题,比如关联交易是分拆上市的审查重点,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母子公司双方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调节利润或粉饰报表等行为,避免损害股东利益和企业整体价值,而阿里云多年来的发展与阿里巴巴的主业是盘根错节的,要理清关联交易问题,恐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还有,此前张勇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将阿里云董事长兼CEO作为主职,人们就猜测是为了保证高级管理人员的独立性(高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不存在交叉任职),但从阿里巴巴最新的人事调动来看,吴泳铭出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及董事的同时,还接替张勇出任阿里云智能集团代理董事长兼CEO,这样一来,人员独立性又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原因3:张勇一退到底,背后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和博弈
今年6月20日,张勇卸任集团职务,将阿里云董事长兼CEO作为主职,随后发表了一封踌躇满志的公开信。当时,外界普遍认为,张勇是主动把自己下放到阿里云,准备主持分拆上市,带领阿里云成为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这很可能确实是当时张勇的内心想法。
但仅仅三个月后,张勇一退到底,把阿里云董事长兼CEO的帽子都摘了,背后发生了什么?除了处于阿里权力核心的几个人外,外界应该很难知道真相。
但业内有一种猜想,就是可能以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董事会在过去三个月对阿里集团的发展前景、业务重点、发展节奏等经过一系列分析后,推迟或取消了阿里云短期内单独上市的计划,对无疑对张勇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这就等于要把张勇长期委身在阿里集团下属子公司,成为阿里集团董事会那一帮老熟人的下属,接受其领导,这应该是张勇接受不了的。
当然这只是业界的一种猜测,也是个人的观点。按照最新的消息,9月11日,阿里在港交所发布自愿公告,宣布管理层交接已按计划顺利完成,阿里云智能集团的分拆计划将继续执行。
至于阿里云能否如期快速地从阿里集团拆出来上市,我并不看好,我估计两三年内可能都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