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01芯片巨头的忧虑
    •  02中国市场吸引力巨大
    •  03美国政府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  04芯片战后果及中国的应对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美国芯片大厂给政府下最后通牒?

2023/07/24
2449
阅读需 14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作者:畅秋

美国政府对中国电子半导体产业的限制和打压还在进行,据悉,在未来几周内,拜登政府将推出新的限制措施,例如,美国正在考虑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得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

听到这一消息后,主攻AI芯片英伟达和英特尔坐不住了,当地时间7月17日,英特尔、英伟达和高通公司CEO,与拜登政府高级官员见面,商讨停止出台正在考虑的更多对华出口限制措施。

据悉,参与会谈的美国政府官员包括: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莱尔·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

 01芯片巨头的忧虑

此次,美国几大芯片巨头CEO“组团”与白宫高官会谈,是因为他们的公司利益很有可能受到更大影响,评估之后,必须采取行动了,不然,公司之后的损失可能是难以接受的,因为中国大陆市场对这些公司的营收贡献巨大,而且,这些公司最近都有在中国市场推销新产品的行动和计划,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政策还可以“忍受”,但如果再进一步展开的话,这些新品拓展和营销措施将会遭受重大挫折,到达了这些芯片巨头可接受的临界点。

在A100和H100被禁售以后,英伟达为中国大陆市场量身定制了A800和H800,如果美国政府还要进一步限制这两款GPU出售给中国客户的话,无疑会对英伟达的营收造成很大影响。英伟达CEO黄仁勋(Jensen Huang)曾警告说,美国科技行业正面临着不断升级的技术战造成巨大损害的风险。

2022年,英特尔在中国大陆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27%。最近,该公司在中国动作频频,7月11日,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来到中国大陆,并宣布推出“专供”版AI芯片,它就是Habana Gaudi 2,这是一款专为中国大陆市场设计的深度学习加速器,旨在增强AI训练和推理能力。分析师表示,更多的美国公司可能会效仿英特尔的举措。

高通对中国大陆市场的依赖度就更高了,因为该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于手机处理器,而全球几大品牌手机厂商,除了苹果和三星,其它的都在中国大陆。

 02中国市场吸引力巨大

对于美国芯片和半导体设备企业来说,中国大陆庞大市场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无法抵御。

2001年,随着全球电子产品生产转移到亚太地区,亚太市场的销售额超过了所有其它区域市场。从那以后,它的规模翻了几番,从398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3309.4亿美元,而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大陆,占其总规模的55%,占全球市场的31%。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2022年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产品采购额为180亿美元,占全球555亿美元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最大的单一市场。

就在今年4月,面对美国的限制政策,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和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先后来华与中国政府高层会面。与此同时,美国半导体设备巨头应用材料、泛林和KLA也积极参加了第25届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非常渴望继续扩大在华业务。

除了美国企业,日本和欧洲的半导体设备厂商在中国大陆的营收比重也很高,对于ASML来说,中国大陆是该公司的第三大市场,日本的东京电子、尼康和佳能则更加依赖中国市场。虽然受到美国压力,不得不限制一些高端设备出口到中国大陆,但相关企业也在想各种办法,规避掉一些限制,如有日本半导体设备厂商要在中国大陆建工厂,这样就可以在本地生产一些设备和零部件,尽量减少美国限制政策给公司带来的营收损失。

中国大陆市场吸引力太大,美国芯片和半导体设备企业想摆脱都难,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介绍一下。

首先,必须承认,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综合实力真的很强。

2022年,总部设在美国的半导体公司占全球半导体市场总额的48%,是所有国家和区域市场中最高的。2022年,美国半导体产品出口额为611亿美元,仅次于成品油、飞机、原油、天然气,排在第五位,半导体产品在美国所有电子产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与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力相对应,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研发支出也是全球最高的。从2001到2022年,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研发支出以年均7%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22年,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研发投资总额为588亿美元。

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半导体产业年度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超过15%,是美国所有行业中最高的。研发支出对半导体企业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因为技术和应用革新要求工艺和产品水平不断提升。

美国半导体企业要想保持并不断提升其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而在全球经济状况不景气的当下,营收本来就很艰难,再失去中国大陆这一大营收来源,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必须将营收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这样才有足够的资本投入研发。

美国芯片企业认为,政府应该仔细评估出口限制的影响,因为向中国大陆出口芯片可以支持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也有助于研发,以维持美国在先进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

此外,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还发出了警告,认为拜登政府对中国市场获得先进芯片的限制,可能会反过来伤害美国芯片法补贴带来的效益,进而影响企业在美国的扩产行动。这里,SIA关注的主要是在美国建设晶圆厂的非美国本土企业,如三星、SK海力士台积电等。

虽然美国半导体企业不想放弃巨大的中国市场,也在做着各种稳定中国业务的努力,但美国政府限制中国电子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政策难以消除,因此,有些企业也在做两手准备,继续拓展中国大陆市场的同时,也将部分业务的重心迁往别处。

以高通为例,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高通将过去交由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封测厂生产的订单转到了中国台湾。还有一些OEM和系统厂商希望芯片生产分流,终端销售在中国大陆的可以持续采用本地生产的芯片,但非中国大陆市场的则要减少使用中国大陆生产的芯片。对高通来说,原本交由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生产的芯片,只要终端市场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生产链就会转移到中国台湾或韩国等地。

据悉,高通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调整供应链,去年第四季度着手进行分流,因为生产转移需要经过认证和确认产能,从进度来看,今年第二季度订单移转到中国台湾地区并开始量产。

 03美国政府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过去几年,美国政府对中国大陆电子半导体业发展的限制“层层加码”,一直到2022年10月,出台了系统性的限制政策,从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EDA工具,到高算力芯片,以及在中国大陆投资等全方位围堵中国本土产业。不止美国企业,美国还在拉拢日本和欧洲先进半导体设备生产国加入对华限制行列。

这些措施能产生三方面效果:中国大陆无法引进先进技术;美国公司依然能够将旧技术出售给中国大陆赚钱;向中国提供美国旧技术和产品,减少了中国开发替代品的动力。

美国不断更新的新规,一方面会限制中国大陆电子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同时,必将加速中国自主技术发展的进程,这些已经在进行中,而且,再推出新规的话,会推动中国加速发展本土技术和产品。随着美国的控制政策涵盖越来越多的项目,中国开发其替代品的积极性也在增加。

长远来看,美国出台的这些规则可能会对美国半导体公司维持市场份额和营收预期构成重大挑战,随着中国继续走自主发展的道路,美国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中国市场越来越强的竞争。

面对美国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大陆市场营收不断下降的局面,美国政府也不能再无视了。白宫正在调整策略,因为它意识到制定这些政策不能只基于政治考虑,还要将更多权重放在市场逻辑层面,避免对美国企业及其供应链造成超出可承受范围的伤害。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最近访问中国后与多家美国芯片公司CEO讨论了电子半导体产业发展和供应链问题,还询问了这些公司高管如何看待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可见,美国政府高层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需要调整一下策略了。

 04芯片战后果及中国的应对

在美国的各种限制政策影响下,中国从开始时的极不适应,发展到现在,已经能够应对了。虽然美日欧销往中国大陆的28nm以下制程半导体设备受到严格管控,但28nm以上成熟制程芯片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中国正在向这方面加大投入,降低美国限制政策的影响。基于此,美国可能会进一步游说欧洲和日本停止向中国大陆出售成熟制程半导体设备,实际上,美国已经在这么做了,最近,荷兰政府就出台了一项新规定,限制ASML将部分45nm以下制程设备出口到中国大陆,这可能会在短期内限制中国电子半导体业的发展,不过,中国开发本土28nm以上制程半导体设备的难度并不大,一旦在这方面摆脱对美日欧企业的依赖,国际大厂的设备产能必将过剩,之后销往哪里呢?

另外,中国的技术突破模式正在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这是一家外国媒体报道中所说的,一位工程师来到中国大陆晶圆厂,制造一种技术成熟但中国还没有的产品,其薪酬水平仅低于为国际大公司工作的工程师,中国的国家资本对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近一年来,被限制进口的中国市场正在抛弃一些美国产品,本土企业则欣欣向荣。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SEMICON CHINA 2023展会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场面——中国大陆本土半导体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设备和材料领域,出现了很多熟悉和生疏的企业面孔,新老玩家齐入场,热闹非凡。

从今年的SEMICON CHINA可以看出,中国本土半导体产业链重心已经全面向上游的设备、材料及相关零部件转移,相关的政策、企业,产业资本等各路资源基本达成共识:在美国政策的限制下,只有掌握半导体产业链最上游、最基础的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都是如此。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MCD255-16IO1 1 IXYS Corporation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450A I(T)RMS, 250000mA I(T), 1600V V(DRM), 1600V V(RRM), 1 Element,
$200.31 查看
1902110 1 Phoenix Contact Modular Terminal Block, 12A, 2.5mm2, 1 Row(s), 1 Deck(s)
$2.66 查看
2060-451/998-404 1 WAGO Innovative Connections Barrier Strip Terminal Block,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0.86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公众号:半导体产业纵横。立足产业视角,提供及时、专业、深度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链接产业资源,构建IC生态圈,赋能中国半导体产业,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