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屏下摄像头,还不够好
    • 屏下摄像头,还死不了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屏下摄像头,彻底没戏了?!

2023/06/12
2253
阅读需 9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来源:雷科技数码3C组 | 编辑:定西 | 排版:KT

2018年,正当三星苹果还在绞尽脑汁去提升手机屏占比时,国产手机用升降式摄像头的设计实现了弯道超车。当时市面上也涌现了一大批采用升降式设计的手机,最让小雷印象深刻的莫过于Redmi K20 Pro以及一加7 Pro。

(图片来源:小米官方商城)

但这一设计并没有在市场上火太久,一方面升降式结构的重量和占用空间都不小,很影响研发团队的内部堆叠设计;另一方面升降式设计会增加手机防水设计的难度,所以在多重考虑之下去掉升降式摄像头也是十分合理的。相信有不少读者跟小雷一样喜欢升降式摄像头带来的全面屏设计,一块完整屏幕所带来的视觉体验,哪怕你黑边再窄、挖孔再小都无法比拟。也因此以中兴为代表的手机厂商又开始推出各种采用屏下摄像头方案的概念机,这让当时的小雷以为,不出两年屏下摄像头技术就会彻底成熟,实现手机形态的再一次进化。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屏下摄像头技术在经过多次迭代后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也磨灭了市场对它的期待。就在近日,知名数码爆料博主@数码闲聊站发博称,屏下前摄的热度已经逐渐消失,很多之前以屏下摄像头为卖点的产品也将回归主流挖孔屏设计。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被吹捧了好几年的屏下摄像头,怎么就没人要了呢?

屏下摄像头,还不够好

如果小雷没记错,业内首款搭载屏下摄像头技术的产品是中兴Axon20,它对屏下前置摄像头和对应感光趋于的像素排列进行了重新设计,能让原像素位置变成空白透明的状态,让外部光线能够传到前置摄像头上,让前置摄像头达到可用的级别。这一点其实跟屏幕光学指纹的实现原理有些相似,不过屏幕指纹的要求要低很多。

但这也会导致该区域像素密度大幅减少,不但观感很模糊,而且亮度也远不及其他区域,这就会导致屏下摄像头区域会出现一个尤为明显的圆,观感极差,再加上梦回十年前的自拍效果,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而且该区域的透光率也远不及我们想象中那样好,根据专业人士的测试,屏下摄像头区域的透光率可能只有20%-30%之间,而主流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区域的透光率在90%以上,差距极为明显。哪怕是在光线极好的环境下,屏下摄像头的自拍效果也非常之拉胯。虽说中兴和小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费尽心思推出了各种降噪和美颜算法,试图让屏下摄像头的自拍效果达到可用级别,但也仅仅只是可用,根本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雷科技之前也针对几款屏下摄像头手机的自拍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让人大失所望,每一款机型的自拍效果都可以用三个字去形容:“糊”、“糊”和“糊”。在逆光场景下甚至会出现特有的“模糊虚化”感,艺术氛围拉满。更重要的是,随着如今手机的屏幕分辨率越来越高(不少千元机都已经用上1.5K甚至是2K分辨率屏幕),低分辨率的屏下摄像头区域就会变得愈发明显。可以说如今的屏下摄像头设计除了能在外观上给用户带来一点点冲击感外,其余的全是缺点,对于那些追求实用的消费者来说,如今的屏下摄像头手机几乎没有一款是值得购入的。也别怪小雷泼冷水,这些问题是物理规律所限制的,就目前的技术来看很难进一步突破。

(图片来源:努比亚官网)

其实在屏下摄像头刚火起来的那一年,就已经有不少消费者开始唱衰,屏下摄像头存在的拍照不清晰等问题还不值得厂商围绕它去做一系列的堆料,注定它只能用在一些中端产品上,毕竟前置天生比别人弱,还怎么好意思自称是旗舰机呢?另外也不是所有消费者都那么执着于手机有没有这个孔,如果能提供额外的功能(如更高高素质的自拍或是3D面部识别),有个刘海也不是不能接受。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iPhone 13(Face ID)和vivo之前的S系列(前置双摄+补光灯),可能在某些读者看来,刘海设计是上个时代的古董,但销量可不会说谎,这两款机型在国内的销量几乎是第一梯队水准。差异化不是说你做的跟别人不一样就行,而是找准用户愿意为之花钱解决的痛点,在解决痛点的时候研发出的技术,才能被称为是有效的差异化。

屏下摄像头,还死不了

虽说在小雷看来,如今的屏下摄像头技术基本都是为了外观而生的噱头,但小雷也相信市面上存在不少会为其买单的用户。就以雷科技近期体验过的红魔8 Pro+和努比亚Z50 Ultra为例,两者在外观颜值上可谓是无可挑剔,只要是见过它们实机的同事都惊呼“它是如此的性感”。其方正的外形搭配一整块无任何开孔的屏幕,这就是小雷心目中全面屏手机的完全体,但上文提到的各种问题,它们也无一例外全部没解决。

可能有些读者会反对,我一个大男人平常根本不自拍,能过个人脸识别就行,但不好意思,当你需要打微信视频,或者需要什么软件需要人脸识别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才会意识到宁愿选择挖孔,都不会用屏下摄像头,这是目前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屏下的最终形态就是厂商在软件算法、硬件算力和屏幕透光率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保证屏幕显示效果统一的同时,保证屏下摄像头成像效果。

说了这么多,屏下摄像头手机究竟适合什么人呢?结合自己的使用需求和习惯,对前置摄像头的相关功能要求不多,仅仅是对挖孔屏无法接受,又不愿选择升降摄像头方案(现在也没得选)的用户。其实有时候妥协往往是更好的选择,就像小雷从非真全面屏不买到如今毫无感觉,既然现在无法让前置镜头消失,那就通过缩小打孔的面积让前置镜头更小,或是像如今的折叠屏手机一样,翻个面用后置镜头自拍,有时这种妥协也能创造出新的卖点和风口。

从数码闲聊站的微博来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再有全面屏机型上市,或许市场对于全面屏的期待,真没有几年前那样狂热,在实用性和美观性之中,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前者。不过有一点是值得称赞的,在屏下摄像头技术领域,国内厂商是走在三星LG索尼等屏幕大厂前面的,中兴努比亚等厂商使用的屏下摄像头方案也基本来自于国内厂商。这也让小雷相信,等到屏下摄像头技术到达真正成熟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是第一个用上的。

(图片来源:维信诺官网)

不管是厂商还是用户,其实大家多多少少都认为挖孔屏一定会被淘汰,只是这会发生在什么时候,谁也下不了结论。End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PAM8304AYR 1 Diodes Incorporated Audio Amplifier, 3W, 1 Channel(s), 1 Func, CMOS, PDSO8, DFN-8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0.75 查看
STUSB4500QTR 1 STMicroelectronics Standalone USB PD controller for power sinking devices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2.45 查看
STA013T$ 1 STMicroelectronics MPEG 2.5 LAYER III AUDIO DECODER
暂无数据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