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市场已经变成了全球最大的赌场,并正朝着畸形的方向加速狂奔。
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翻译一下,放到汽车行业里,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整车生产和需求相比于上个月持续放缓,市场不仅没有复苏,景气状况很不乐观。这样的情势,加快祛了电动汽车市场的魅。
截至6月初,中国本土众多的纯电动车汽车制造商,还没有一家可以给出明确的盈利时间表。在造车新势力中,销量正盛的理想全年25万辆的基础销售目标与盈利之间距离,是测量这个细分市场的基准。强于理想的品牌,要看BBA。弱于理想的品牌,多到一眼看不到底。不过,这仅仅是混合动力领域,纯电动领域还需要进一步计算。
所有的品牌都在赌纯电动汽车是行业的未来,特斯拉的市值超过一众传统国际大牌的总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家和资本下场参赌。虽然多数品牌不确定下场就能赢,但大多人相信晚下场一定要输。即便成不了特斯拉,至少也能沾上马斯克的仙气。于是,数百家造车新势力、国有汽车制造商孵化的众多新品牌,争先恐后加入其中。
在纯电动车的路上挖了很多年后,诸多厂家终于挖出了该领域最大的坑。2023年4月过后,纯电车市场明显的拐点出现。从各个厂家提报给乘联会的数据看,4月份纯电动车的产量、批发量与零售量均出现负增长,1-4月份纯电动车市场的销量只增加了20万辆,同比增速低于20%,大幅慢于整个新能源市场(2023年1-4月份新能源市场的同比增速为35.8%)。换言之,纯电动车也面临着卖不出去的难题。蔚来、小鹏的销量是一个小缩影。
其实,纯电动车的危机远比已经表现出来的要严重。1-4月份,微型电动车的销量减少了接近13万辆,收益偏低乃至亏损的车型,逐渐被抛弃,在补贴退出的情况下,整车制造商已经不能继续承担逐渐增大的亏损,这个领域的玩家越来越少。连宇宙神车宏观MINI EV 都遭遇了销售瓶颈,基本说明了问题。纯电动不可能跨过成本与利润的边界。
中级车以下的市场(A+A0+A00)维持了在75万辆的水准(同比减少了1871辆),纯电动车的大盘不再狂飙突进。其中,持续的亏损,迫使中国的厂家迅速的挤进A0级的市场,比亚迪、奇瑞、长安、吉利、东风、长城等陆续的投入到可能存在微利的细分市场里,扩大电动车的基盘,快速的赚取新能源积分与补贴。在没有国家补贴与地方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这个细分市场已经变成了红海,淘汰赛已经开始上演。
与此同时,纯电动中级车市场只增加了4万辆左右的销量,细分区间已经趋于饱和。这一级别的车型,网约车是消费大户。交通运输部的统计说,截至4月份网约车为230万辆。供需已经失衡,多地网约车的空置率已经超过50%。这样一来,纯电动车又失去了一大消费市场。
和去年相比,中大型车以上的纯电市场的销量(B级+C级)同比增加了超过20万辆。这个特斯拉和比亚迪占绝对大部分份额、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上攻乏力的区间,也是德系、日系、美系的整车制造商重点进攻的区间。除特斯拉以外(比亚迪纯电动车的数据未知),所有参与的品牌都是在亏损卖车。这种状况能持续的时长,就是纯电动车还能继续表演的时间。
1894年7月,在这几届人类举行的第一次汽车拉力赛上,电力、蒸汽、汽油等各类能源驱动的汽车竞相登场,电动车最终落败。在此之后,电动汽车都没能击败燃油车。在100多年过后,电动车再次卷土重来。在资本、政策、技术等各类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它可能会成为地球人未来汽车的重要选择,但至少现在还不是唯一的选择。
电动车到了现原形的时刻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