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假期前一天,拜访了一上市公司创始人,选择在他办公室一边午餐,一边聊天,时间很宽松,交流很舒畅。
这几年,我们有过多次交流,目睹了他的公司快速成长,盈利上市,越做越好。成功一定有成功的理由,一定是做对了什么,创业路上的每一个点都踩的很准。
上市对很多创业者来说是一生最高的追求,而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上市,他始终是一颗平常心;对于行业和公司管理,他有很多过人且接地气的见解;对于未来,他还是坚持滚动式5年战略规划。
光这一点,他就超过了很多芯片创始人,在国产芯片行业有战略规划意识的创始人就很少,从创业开始就坚持滚动式5年战略规划的芯片创始人就更少了。
这让我想到国产芯片内卷,造成国产芯片内卷困局的根源在于跟进式创业、重复式创业。看谁成功了,看谁挣钱了,就一窝蜂式跟进和重复,直至内卷而死。
什么是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指对重大的、全局性的、基本的、未来的目标、方针、任务的谋划。战略规划对公司来说是重大的、全局性的,没有这种意识的芯片创业注定是内卷,注定是失败。
战略规划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战略正确与否,正确的战略应当做到组织资源和环境的良好匹配,这个环境包括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另一方面是战略是否适合于该组织的管理过程,也就是和组织活动匹配与否。
现在很多芯片创业公司只看市场有多大,不看竞争环境有多恶劣,总以为自己是超人可以后来居上,总以为通过低价抢到生意就可以做大做强,总以为通过资本烧钱累积销售额就可以成功上市套现。
在资本疯狂的面前,很多人都忘记了做芯片的本质是技术创新、是创造价值,最终变成毫无技术含量的复制,变成通过负毛利的方式获得销售额,国产芯片的内卷也就这样不断蔓延和扩大。
前几天,看到晶丰明源创始人胡总发的朋友圈,“IPO退出会越来越不容易了,事实上中国上市芯片公司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上市公司了,虽然中国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不到美国芯片公司的1/10。” 胡总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以后上市是不是没有那么容易了?一级市场投资想通过IPO盈利或者退出是不是越来越不容易了?
想想也是,搞那么多芯片公司上市然后一起内卷,又有什么意义。芯片创业公司不好好做技术研发,整天想着短平快出产品,整天想着低价做销售额,这样的公司对中国芯片产业而言又有何意义。
在中国做芯片创业是很不容易的,往上要技术突破,往下要低成本竞争,就算公司产品战略规划好,中间产品在国内也就领先1~2年,随后就变成白菜萝卜价,毫无利润可言。可是,芯片前期的投入是很大的,收不回成本又如何做后期投入。如果这种情况周而复始,中国的芯片怎么做好?难道国产芯片要一直靠资本市场养着?
现实就摆在眼前。4年前射频芯片很火,资本就投资了很多射频芯片公司,射频芯片毛利低到可怜,甚至负毛利;3年前MCU很火,资本就投资了很多MCU公司,结果呢?大家自己看截图:
接下来,应该会轮到模拟电源芯片,市场规模大,产品利润好,引众多芯片公司竞折腰。也有射频芯片公司要另辟蹊径,选择加入模拟赛道。
一家专业从事代码型闪存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进入模拟电源类产品。
前段时间在群里看到,他们为TI的阵势所震撼,“TI原厂跑到终端大客户说,国产什么价格我们都跟”。不知道这算不算打响模拟芯片降价第一枪。
国产芯片内卷困局如何来解是个很复杂的话题,不那么容易、直接地找到答案。写此文章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这个话题并引发更广泛的讨论,至少要规避为了凑销售额去做重复的国产芯片,至少要规避进入已经超过5家国产芯片竞品的赛道(除非有创新技术能为行业带来价值)。
国产芯片内卷困局也该醒醒了。不管是集中市场还是碎片化市场,芯片公司做不到赛道前三,一切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