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货拉拉的造车野心
    • 造车的蛋糕不容易吃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货拉拉,连你也造车?

2023/04/11
2851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前脚还在考虑拉不拉拉布拉多的货拉拉,似乎也要加入造车大军了。

近日,货拉拉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包括高盛、美银证券和摩根大通在内的券商为该公司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值得注意的是,货拉拉在招股书正式提及了造车项目:公司正利用现有车辆租售服务经营经验开拓新商机,如电动商用车研发。

货拉拉,连你也造车?

针对该消息,货拉拉并未予以否认,而是表示“在认真评估和讨论相关内容”。货拉拉负责人周胜馥此前也表示:“我们对车的定义是电动化、智能化的车”。而将二者联系起来,更是让人对货拉拉的造车之路产生浮想联翩。

货拉拉的造车野心

千禧年后,“跨界造车”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热词。

继二十年前美的、春兰、奥克斯等一批家电企业尝试进入汽车行业失利,伴随着新的跨界造车潮兴起,相关企业再度入局。

从已经官宣造车的小米、百度,到扭扭捏捏的华为腾讯,再到仍潜在水底静观其变的各路玩家……身处汽车新四化的风口浪尖,传统汽车工业的格局正在被打破、被重塑,就连几年前扎堆崛起的“造车新势力”,都已不再是新的势力的如今,车市吸引着一众企业的关注。

跨界巨头们一方面碍于自身产业进入存量市场,想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另一方面,他们站在新能源时代的风口,旨在涉足造车、进入汽车供应链,并成为塑造未来汽车新格局的力量。

货拉拉的造车也是如此。

创立于2013年的货拉拉,是一家从事同城/跨城货运、企业版物流服务、搬家、零担、汽车租售及车后市场服务的网络货运平台。由于业务密集在出行运输,疫情三年期间的业务量极其不稳定,尤其是疫情初期,其业务量一度下降了93%,单量只有疫情前的7%。

因此,货运市场在低容错率的打击下,货拉拉业务开展困难,先后宣布将上线跑腿业务和造车,以开启第二业务曲线。而造车便是货拉拉下一步的重中之重。

货拉拉,连你也造车?

周胜馥曾说过,“如果说过去几年互联网企业造车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那么接下来5年则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未来5年,汽车市场还将迎来大的变革。”从他的表达中也能看出,货拉拉在未来挤进造车市场的野心。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传出货拉拉造车了。

早在2021年5月,就有消息称货拉拉将启动造车项目,但未获得货拉拉官方的证实。彼时,小米、华为、360等科技公司纷纷跨界进入汽车领域,其中小米官宣成为了新的汽车品牌。

当时,货拉拉在招聘平台上线了新能源货车整车产品专家等职位,招募新能源货车制造方面的人才。对于外界的猜测,货拉拉彼时回应称:“公司会持续招揽和储备人才,但对于造车一事,暂无可对外披露的信息。”

货拉拉,连你也造车?

与此同时,去年7月,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宣布货拉拉以总投资105亿元拟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内设立汽车中国总部,布局建设包括整车研究院、智能网联中心、供应链及大制造协同中心等。这一举动则进一步证实了货拉拉的造车计划。

而对于货拉拉参与造车的形式,外界普遍认为其将通过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的模式来实现。

造车的蛋糕不容易吃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近两年来新能源市场如火如荼。在国内销量持续走俏,在国外扩张也很迅速。

更有相关机构预测,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在2026年将达到1598万辆的水平,年复合增长率35.1%。这意味着,届时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超过50%,保有量占比总量超过10%。

而随着新能源市场当下的火热和未来的趋势,一众车企在这一领域不断加码,盯上这一块肥肉也见怪不怪。但对于货拉拉来说,造车之路并不容易。

货拉拉,连你也造车?

货拉拉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货拉拉(包含其海外业务平台)的营收分別为5.29亿美元、8.44亿美元及10.3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9%。其中,2022年货拉拉首次实现盈利,利润为0.53亿美元,前两年则分别亏损1.55 亿美元和6.31 亿美元。

对于前两年亏损,货拉拉方面表示:主要是在新兴及现有市场加快地域扩张持续投资及高昂的用户获取成本。这说明了货拉拉自身经营和现有市场都不乐观。

其次,和货拉拉同属一个赛道的滴滴一直尝试参与造车,但现实则不美好。

2018年,滴滴曾与理想合作开发了一款纯电动MPV,原计划2020年初量产,但由于双方都没有继续追加投资而停滞。2020年11月,滴滴选择联合比亚迪推出D1车型,由比亚迪生产代工,主要面向网约车市场。

而像快狗打车和滴滴货运等“同行”,尚未有消息传出有造车的计划。

与此同时,虽然入局造车者众多,但汽车市场的纷争多端,变化诡谲,就连在造车边缘疯狂试探了好久的华为,都在任正非的再次否决下后撤一步。换言之,造车的蛋糕不容易吃。

燃油车市场在新能源车的挤压下,尚能生存,不能增长,很多研发能力不足的自主品牌和跟不上市场脚步的二线合资品牌,都到了垂死挣扎的地步。

而新能源市场同样生死一线。在比亚迪日益增长和特斯拉的稳定输出之下,市场一片哀嚎,就连“蔚小理”都连年亏损,遑论比速幻速的明日黄花和威马高合的江河日下。

尽管纯电商用车市场的竞争不比新能源乘用车竞争的那般激烈,玩家也没那么多,这给了货拉拉入局电动商用车的机会,但从当前货拉拉的业务模式看,想要参与造车,难度不小。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说,货拉拉拉不拉拉布拉多,取决于拉布拉多拉的多不多,那么货拉拉造不造车,取决于什么?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