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造车赛道,国内外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
一边是曾经的明星玩家Rivian交付量不及预期,股价大跌;Canoo打折出售股票,努力准备生产。
一边在上海,悠跑科技发布了首款全线控量产滑板底盘,同时宣布首款产品超级VAN将在年底开始交付。
不做C端,而是给主机厂提供滑板式底盘,并帮助定义产品、设计开发整车,但销售、生产还是主机厂负责。
源于美国的滑板式底盘,在中国,难道就橘生淮南了?
中国首个可量产滑板底盘
之前我们曾介绍过悠跑的核心产品,UP 超级底盘。
在这次发布会上,除了发布中国首个可量产全线控滑板底盘,悠跑还公布了这款底盘最新的技术进展。
对于滑板式底盘,悠跑的技术包括两个方面:电动化预集成和智能化技术底盘。
智能化技术底盘,涵盖了悠跑自研的UP CCCA神经系统和UP VMC运动系统。
其中这套CCCA神经系统(CCCA:Communication、Computing and Control Architecture),是悠跑底盘的通信计算与控制架构,由UP Hub超级枢纽和UP HPVC超算平台组成。
UP Hub超级枢纽覆盖当前行业内所有主流通信接口,并支持车规级PCIe 大带宽总线标准(32Gb-64Gb/s),时延低至100ns,最多能同时支持8颗800万像素摄像头的数据传输。
UP HPVC超算平台,据悠跑介绍,是业界内首个拥有灵活算力的开放式汽车超算平台,合作伙伴包括地平线、英伟达和瑞萨(Renesas),搭载芯片数量灵活增减。
此外,UP Hub超级枢纽和UP HPVC超算平台都具有可插拔能力,满足各种车型对智能化的不同要求。
除了CCCA神经系统,悠跑还公布了另一项自研技术:UP VMC一体化运动域控技术,是悠跑VMC运动系统的核心。
这套技术可通过全线控,让车辆的动力、悬架、制动、转向都完成数字化,可实现底盘运动的一体化控制。
比如通过调节动态模型的参数,可以一键在车端实现漂移。
也就是说,基于悠跑超级底盘的每一辆车都能自由定义驾驶风格。
另一方面,通过统一配置、统一开发和统一运算,可提升开发效率、调校效率以及后续OTA的效率,同时还能节约开发成本。
悠跑表示,和悠跑合作,车企用12个月就能打造出一台全新的电动汽车。
悠跑是谁?
这里介绍一下悠跑科技。
公司在2021年4月成立,创始人李鹏曾就读上海经贸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后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获得EMBA学位。
在创立悠跑科技之前,李鹏曾在地平线、长城汽车工作,担任过地平线智能驾驶事业部总经理、长城汽车副总裁。
2019年,李鹏创立科技公司仙豆智能,帮助长城汽车智能座舱转型。
2020年4月,长城汽车增设一级部门“数字化中心”,李鹏出任首席数字化执行官(CDO),全面负责长城汽车的数字化业务,比如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字化营销平台等。
2020年12月,李鹏宣布卸任长城汽车CDO,负责代号为“SL”的项目,也就是后来的长城旗下的沙龙品牌。
后来沙龙项目由上海沙龙智行实业有限公司运营,李鹏是沙龙智行的创始负责人,向魏建军汇报。
而在2021年4月,李鹏离职长城汽车,沙龙智行公司法人也由李鹏变为文飞,当时官方表示此次高层变更是出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李鹏离开长城汽车后不久,就成立了悠跑科技,成立之初公司就确定不做C端品牌,专注B端。
在成立一个月后,悠跑就完成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烁石资本、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现在奇瑞旗下智能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谷俊丽和复星汽车科技集团总裁王立普。
悠跑后来分别在2021年7月和10月完成两笔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中国、真格基金、创世伙伴资本CCV和博原资本。在10月完成Pre A+轮融资后,公司估值10亿元。
而悠跑的商业模式是提供滑板式底盘和座舱的解决方案,「为造车自由而生」。
去年1月,悠跑发布了UP 超级底盘和五款超级舱体,包括轿车、MPV、SUV、皮卡和厢式货车(VAN)。
基于符合车规的高速滑板底盘,悠跑会帮助合作厂商基于某个场景定义产品,并且共同开发设计整车。
悠跑的首款整车产品——悠跑超级VAN,已经完成冬标测试,今年年底实现整车交付。
因为滑板式底盘的高度集成,悠跑超级VAN比同级多出15%的载重和装货空间,还降低了自重。
另外,悠跑还和越野e族达成合作,将基于UP 超级底盘,共同打造越野场景的系列车型。
悠跑创始人兼CEO李鹏认为,燃油车时代,硬件本身是差异化;当进入电动化时代,汽车电动化的必然结果,就是底盘硬件的标准化。
根据基础的、标准化的底盘,想要打造什么样的车、如何展示个性化(比如车机功能),这些则留给了合作企业。
事实上,滑板式底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产物。
欧美早已有Rivian、Canoo、REE、Arrival等滑板式底盘初创玩家,其中Rivian已经进入生产交付阶段。
但这几位玩家,最近过得都不太好,股价大跌、裁员、打折出售股票,努力缩减运营支出并想办法筹些钱。究其原因,无非是收入不抵支出。
欧美滑板底盘玩家的今天,会不会是国内玩家的明天?
滑板式底盘在中国可行吗
李鹏也分享了他对于滑板式底盘整个行业,以及在国内发展滑板式底盘的看法。
首先他认为,创新型的企业、产业都会经历起起伏伏的过程。对于创业者来说,所有的机会都来自于别人不信(滑板式底盘),而悠跑相信。悠跑也借此获得了一年半到两年的窗口期。
“目前,智能电动汽车市场还处于爆发期的早期阶段,而滑板式底盘一定是一个增量的市场,后面一定还有滑板式底盘的机会。”
并且李鹏表示,悠跑做滑板式底盘和国外的“同行”还是有差别的。滑板式底盘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技术,自己造车过程中降低单车开发成本的技术,和悠跑的产业形态不一样。
其次是产业生态不一样。中国有非常多的客户,有几乎所有汽车外资品牌、非常多的自主品牌,还有准备造车的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场景使用者等等。客户的丰富性是美国市场不具备的。
另外,中国汽车产业上游供应链非常丰富,商业合作也非常灵活,这些国内供应商已经非常成熟。
所以在李鹏看来,Rivian等国外滑板式底盘玩家最大的战略错误是:没来中国。
“你不来中国,拿不到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全球最好供应链的支持,必然导致一个结果:交付不行。我不认为滑板底盘不行,只是大家在商业操作上有很严重的问题。这件事(指滑板式底盘),我认为有且只有中国能做。”
李鹏说,悠跑就是立足于中国,凭借中国丰富的上游供应链和下游客户,集成中国整个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造车,并希望可以把这种模式带到全球。
此外,对于国内滑板式底盘行业,悠跑认为自己既有领先行业近2年的窗口期、领先同行的研发速度,并且还有很多生态合作伙伴,以及组织架构方面和人才储备的优势,这些都是悠跑的优点。
当初在悠跑发布这套帮别人造车的商业模式时,也有怀疑称这是不是贴牌造车,会不会让车企“失去灵魂”。
既然现在悠跑首款量产产品已经明确了交付时间,目前来看悠跑也会把生产部分留给车企,这套模式是否可行,可以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你看好滑板式底盘在中国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