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再到万物智联,新的场景对应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月25日,第一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Harmony技术峰会(以下简称技术峰会)以“技术构筑万物智联”为主题于深圳正式启动,其中“编程语言及应用框架分论坛”邀请多位技术专家,探讨万物智联时代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演进和前沿实践。
论坛由华为编程语言实验室主任冯新宇、华为终端开发框架首席架构师余枝强主持,华为中央软件院编程语言实验室架构师MASAK CARL WILHELM,IDEA研究院基础软件中心讲席科学家张宏波,华为终端编译器与运行时架构师李勇彪,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助理研究员冯洋,字节跳动 Flutter Infra 团队负责人董岩,阿里巴巴 Hummer 引擎负责人、AliFlutter 联席组长刘凌凌,声网 Agora 引擎高级架构师、W3C 顾问委员会 代表高纯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MASAK CARL WILHELM在“元编程技术”的前沿分享中指出,今天的编程系统提供了两种主要的元编程风格之一:扩展我们可以编写的语法,或扩展程序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用任何一种风格来表达我们的元编程,这取决于编程系统提供的内容。适合21世纪的语言不应该将我们局限于一种或另一种风格,而是可以提供两种风格,以及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有用方法。他强调:“Metaprogramming is more common than people might realize。”
在“ReScript 语言成长道路上的启迪以及当下中国程序语言发展的机会”主题分享中,张宏波介绍了 ReScript 语言成长为商业化语言过程中的感悟与启迪,并结合云原生、开源等时代背景与WebAssembly等新兴技术展望了中国程序语言的发展机会。他表示,Rescript语言是一次具有"抛砖引玉”意义的尝试,说明了我们在程序语言工具链相关的技术储备已经相对完善,在国家科技强国的政策支持下,携手OpenHarmony等优质的平台,吸引更多程序语言人才加入基础软件领域,将为中国创造出更多"立足中国、引领世界"的基础软件生态。
李勇彪带来“移动应用开发的并发探索”分享,通过分析移动应用并发编程的趋势,探寻出OpenHarmony应用开发框架并发编程的未来道路。他指出,随着摩尔定律失效,多线程成为程序提升性能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利用多核是当下提升程序性能的重要手段和方向, OpenHarmony对于并发演进的思考和演进是易用、性能、安全。
冯洋介绍了 “面向动态类型语言的类型推导及错误检查技术”,基于一种深度神经网络的概率化类型推导技术,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Python程序变量类型推导技术DLInfer。该技术分析程序上下文以及逻辑信息,提取变量切片并进行建模,从而结合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类型推导。他指出,基于DLInfer,我们实现了一个基于Python特性约束求解的静态检查器,该检查器通过构建如动态属性更新,异常处理等约束,能够在有效降低误报率的同时高效地检查出Python程序中的多类类型相关错误,效率与检测能力上均超过了当前广泛使用的同类工具。
在“自渲染跨端技术在字节跳动的应用与未来”分享中,董岩全面介绍了字节跨端业务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深入分析了 Flutter 技术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为 OpenHarmony 应用层架构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他指出,跨端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又一次重新站在了技术的十字路口上,基于原生渲染的跨端动态化框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其架构和性能上的瓶颈问题也越来越显著,未来我们仍将持续在以渲染技术为基础的深度上,以及以多语言支持能力为导向的广度上,持续探索跨端技术的未来方向。
刘凌凌带来“基于Hummer引擎的Flutter技术体系建设”主题演讲,他重点介绍如何通过引擎优化定制去解决在复杂场景下的性能挑战,并分享阿里巴巴在Flutter动态化能力、开发配套方面的建设。他表示,理想的应⽤开发框架应该兼具⾼效、跨平台、⾼性能、动态化,并且有着繁荣的开发⽣态,Flutter 的表现可圈可点,并且未来还有⾮常⼤的发展潜⼒。
高纯在以“泛Web生态实时音视频技术演进”为主题的演讲中,剖析了Web实时音视频技术在元宇宙、IOT等新场景下面对的挑战,分享了WebRTC Next Version标准的演进和技术实践,并就Flutter、React Native、OpenHarmony ArkUI等应用开发框架对RTC技术的支持进行探讨。他指出,随着IOT产业的蓬勃发展,众多IOT厂商正在实现从设备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变,而实时音视频作为万物互联服务能力的重要一环,逐步成为智能硬件设备的标配。
余枝强在“万物智联场景下的应用框架的探索和演进”的演讲中,梳理移动应用框架关键发展脉络,并分析其背后的技术演进思路以及目前的局限;探讨了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架构设计来更好的满足万物智联下的需求,并结合ArkUI的创新设计和生态构建的相应实践来具体说明整体构建和演进思路。他表示,需要深入结合语言/框架/运行时/工具,并围绕开发效率,运行体验,跨设备以及跨平台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化设计和突破,打造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构建更丰富,更创新的应用生态。
圆桌讨论环节,华为编程语言实验室主任冯新宇,华为终端开发框架首席架构师余枝强,华为方舟编译器负责人鲜余强,字节跳动 Flutter Infra 团队负责人董岩,声网 Agora 引擎高级架构师、W3C 顾问委员会 代表高纯围绕编程语言、应用框架领域生态建设和关键成功要素讨论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此外,技术峰会现场还对参与终端操作系统十大技术挑战方向,并作出特殊贡献的OpenHarmony技术指导委员会(TSC)编程语言TSG涂玏和跨平台应用开发框架TSG余枝强进行了致谢。
应用生态是构成操作系统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位嘉宾的分享,让我们看到OpenHarmony在万物智联新形态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沉淀,这将成为支撑OpenHarmony应用生态繁荣发展的强劲动力。期待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到OpenHarmony应用生态中来,共同构建万物智联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