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在质疑之前,先回顾一下历史
    • 为什么我们需要具备卫星通信能力的手机?
    • 手机如何做到“捅破天”?
    • 卫星通信,是ICT产业的未来
    • “捅破天”的技术,真的能捅破天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捅破天”的卫星通信技术,真的有用吗?

2023/02/25
931
阅读需 14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近年,手机产业卷起一阵“卫星通信”热潮。随着华为在Mate50系列手机中加入北斗卫星消息功能,接着iPhone 14也支持卫星通信能力;接着高通也在2023年的CES里,宣布将推出全新的智能手机卫星通信解决方案。一时间,卫星通信变成了智能手机最热门的卖点之一。

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些人质疑,卫星消息这种功能使用频率太低,噱头多于实际。有人认为:“对于大多数城市人,可能把一部手机用坏了,也不会使用这项功能。”也有人认为:“虽然这些功能(卫星通信)的出发点都是“救人”,但最终的结果更像是裹了一层营销包装。”到底这个“捅破天”的技术,是否真的有用?

在质疑之前,先回顾一下历史

在分析“捅破天”技术是否真的有用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2010年,18名驴友登黄山时遇上天气突变,由于智能手机尚未普及,他们无法辨认道路,因而迷路。当地警方连夜展开大规模搜救行动,有民警不幸因此殉职。2013年,一名24岁女子徒步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然后音信全无。当时民间组织也纷纷组织募集搜救费用,警方也24小时全力搜救失踪者,更有搜救队员因此受伤。但尽管如此,由于当地全程无信号,该名女子至今音信杳然。2016年,两男两女前往新疆喀纳斯景区,途中因偏离方向而迷路。景区当时累计出动各类救援力量600余人次,马匹40匹,搜救艇48艘次,直升机12架次,搜救面积达到600余平方公里,但最终只救回三人,一名女生最终遇难。

尽管药王谷位于首都圈,但仍然存有手机信号盲点。2020年,一名50岁男子,参加了某户外旅行公司组织的46人的驴友团,在北京房山区泗马沟村药王谷景区旅游时迷路走失。尽管药王谷就在中国的首都圈里,救援队也连续十天进山搜救,但搜救行动仍然失败告终。2020年,有女子孤身一人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结果失去联络。由于当地的通讯设备几乎无法使用,救援队及其他民间救援力量只能进入无人区地毯式搜查,并通过警犬、无人机等展开排查后,最终只能证实该名女子不幸遇难。

当不少人在质疑卫星通信的重要性之余,也有很多人没注意到,近年愈来愈多人敢于到人迹罕至的地区探险;但往往也因为这些地方位置偏远,难以与外界联络,造成各种悲剧。据统计显示,光在 2019 年,中国发生了 30 起山难,造成 58 人死亡;而且有关方面每次也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搜救。也许,大家会觉得自己宅在家中,不会冒险,那需要什么卫星消息功能?但不要以为这与你无关,毕竟意外难以预知,谁能清楚知道,要去的目的地一定有信号?

为什么我们需要具备卫星通信能力的手机?

事实上,这些悲剧与大众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的遥远。就如上述事件当中,有的是因为驴友孤身一人前往无人区,但也有更多是与多个驴友一起出发,前往热门旅游地点游览。毕竟游客前往这些地点出游,就是因为以前未曾去过;所以谁会知道当地有没有手机信号?即便是没有手机信号,和驴友一起出游,当目的地有手机信号,你不会在意;但当你突然发现当地没有手机信号,手上又没有任何可以联系到外界的设备,届时一切都来得太晚了。近期,又有一则“驴友徒步失联”的新闻受到大众关注和热议,庆幸的是,新闻中的“驴友”由于提前备好了通信设备,最终幸运获救。2023年2月,户外摄影师许某和两位驴友,深入内蒙古赤峰境内的贡格尔草原,徒步拍摄野生动物。

但在拍摄途中,他们意外遭遇大风雪天气,由于雪原能见度较低,致其中一位队友走失,未能按约定的时间抵达集合地点。由于当地没有地面网络信号,这名走失了的队友依靠华为Mate50的北斗卫星消息功能,发送坐标信息给其队友,成功联系到队友,最终获救。毕竟人命弥足珍贵,尽管有些技术人一生也用不了一次,但只要用到,一次就能续命一生。

况且,近年露营等户外活动愈来愈流行,政府最近也发布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预计会有更多的人参与户外活动,随着基数的增加,需要卫星消息“续命”的用户,也将愈来愈多。没有人会质疑在紧急时才会救你一命的汽车安全气囊,是否只是汽车厂的噱头;汽车用户基数巨大,使交通事故的数字也被大幅放大。但当参与户外活动的市民多了,在郊野失联的概率自然也会增加。从社会的角度看,今天的卫星通信手机,很大可能成为大众的另一个“安全气囊”。况且,参与这些活动的人群当中,并不只有普通的游客;不少像内蒙古那群摄影师一样,因为职业需要而经常到偏远地区工作。但一台宽带通信便携设备重约20公斤,再加上摄影设备,个人负重会非常大,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工作范围。

这时手机小巧便捷能随身携带的特性就发挥出了优势。因此,多年来多方致力研究将卫星通信功能搭载在手机上。正如北斗系统发言人冉承其在新闻发布会所说,以往卫星通信仅在专业设备上支持,但如今这一功能可以在大众智能手机上搭载,能让更多大众体会到北斗卫星带来的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手机卫星通信能力”只是个噱头吗?

手机如何做到“捅破天”?

那到底手机是如何做到和专业设备一样,可以直连到遥远的北斗卫星?事实上,我国北斗卫星的运行轨道高度约3.6万公里,当卫星距离传输目标越远,信号损耗就越高;因此,相关设备必须采用复杂天线设计,才能与卫星连上。但像手机这种体积有限的小型设备,就很难解决相关的问题。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手机产业要让信号“捅破天”,背后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投入了多少资源。上文提到拯救内蒙古驴友的华为 Mate50 为例,华为要让手机直连卫星,需要在原有连接地面网络之外,建立另一套连接卫星的系统进行通信。为此,华为采用了更高效的硬件设计,并针对这些硬件,建立新的通信协议,最大程度提高卫星通信的性能和效率,减少信号损耗。最后,通过专有的巡星引导UX,为用户带来可视化的使用方式,更加方便用户操作。让手机终端自动寻找卫星的位置,帮助用户建立更稳定的连接,提升信息收发性能。

可是,像卫星消息这种救命的设计,光有技术是不行的,真正的关键是可靠。即便全国99%场景能发信无误,只要有1%地点无法发信,就可足以致命。有媒体因而曾质疑指:“(卫星通信)关键时刻能不能救命都还有疑问,实质用途还有待验证。”但上面提到内蒙古草原的这个事例,正验证了华为的卫星消息功能有着足够的可靠性。

要知道华为为了验证卫星通信功能在各种环境、不同场景下的可用性,他们构建了完整的测试、验证闭环,构建系统的开发和验证环境。通过寻星引导向模拟卫星发出信号,利用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建立全球首个北斗三号端到端星地融合通信验证系统。最终,他们用了15个月时间发出首条卫星消息:“【北斗卫星短消息】星辰大海,纵横相依。遥遥星光,向你而来。”接下来,华为为了进一步验证手机终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接收到卫星通信消息;他们的测试团队跨过31个省份、用了18个月,在沙漠、高山、丛林、等各式地貌环境进行,确保在任何环境复杂地区下,仍然足够可靠和稳定。

卫星通信,是ICT产业的未来

为什么华为会在大众对卫星消息的重要性认知度不高的前提下,仍然坚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卫星消息功能搭载到手机上?这是因为在ICT产业深耕多年的华为,清楚地知道我们的未来发展,与手机卫星通信能力有着莫大关系。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卫星通信能力将会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关键功能。在过去的几年,华为等公司夯实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能力;在接下来的几年,我们还需要更多像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继续帮助中国的科研创新工作。但当未来的卫星手机能力得到进一步升级时,人类就能在偏远地方联网,外出工作和旅游也更为简便,也能促进偏远地区的发展,并加强城乡地区的交流;我们也能在飞机上办公和娱乐,空中不再是网络盲点。

未来,我们更能借助手机卫星通信能力,在无人地带建立网络监察点,为中国未来的科研发展、气候与自然监测等,并成为ICT产业的巨大商机。据业内相关人士指出,2020年全球卫星通信终端市场约为53.6362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到108.9924亿美元。2020年,我国卫星通信终端市场规模达到4.5794亿美元,占卫星通信终端市场的8.54%,并在2027年达10.2亿美元。

卫星通信产业的市场规模图片来源:中航证券

更重要的是,根据中航证券的估算,2025年我国卫星产业总体规模将接近450亿元,其中,由于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仍将处于空间建设阶段,导致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中空间段市场占比较大,同时可以看出,我国卫星互联网运营市场规模增速同样较快。可见,只要支持卫星能力的手机能够进一步普及,或也会带动中国的卫星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尽管太空是如此辽阔,但太空上的卫星资源却一点也不宽裕。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卫星轨道和频率资源如今是稀缺资源,各国都在竞争。但在目前而言,这些太空资源普遍采用“先到先得”的原则分布。举例说,马斯克近年积极部署Starlink大规模的卫星链网络,当他们网络组网完成,留给其他卫星网络计划的频谱和空间就会大幅减少。在此背景下,当前世界各国抓紧建设卫星互联网。换言之,谁能提早推动卫星手机的普及,就能抢得先机。而卫星手机普及化,将会更有效地推动卫星的商用化发展,并有效地在卫星领域上,为中国争取到更多的资源。

“捅破天”的技术,真的能捅破天

由此可见,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乃至国家层面也好,卫星消息手机将会是我们的未来。但尽管这些卫星消息手机推出已有半年,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卫星消息手机就是个噱头,仍然有很多终端厂商对此不屑一顾。尽管如此,华为仍然坚持要将北斗卫星消息功能搭载在手机上。但我们相信,有了卫星消息功能的手机,为户外安全保驾护航;今天我们才能在无信号地区也能连接卫星传递手机消息,大家才能安心地出行。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ICT通信以及卫星通信产业,也将因为今天卫星消息手机的普及,而获得巨大的助力。所以我们仍然相信,卫星通信功能最终真的能“捅破天”。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