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Bernsten Research的分析师Stacy Rasgon披露,英特尔正在通过价格折扣、客户关系,产能等优势,部署有杀伤力的行为,试图限制AMD在个人电脑市场的扩展。
AMD最新数据显示,其个人电脑业务营收在2022Q4为10亿美元,同比下降51%。英特尔跌幅略小,但也降了36%至66亿美元。显然,AMD失去的销售额,并没有装进英特尔的口袋。用户需求低迷,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相反,在整体业绩维度,英特尔2022全年营收631亿美元,同比下降20%;而AMD的数据是236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不禁要问,英特尔的“狙击”方向,是不是错了?
双方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数据中心领域。2022Q4,英特尔与AMD在该市场的销售额分别为43亿与17亿美元,前者同比减少33%,后者则提升42%。与此同时,AMD方面预测今年会在该领域获得更多的份额,而英特尔则给予悲观的预测。
因此,不太清楚英特尔在不赚钱的PC业务上打价格战的意义何在,而斥巨资在服务器上打造大小核的方案,市场侧也还有提升空间。与此同时,AMD现在基本是一条线研发,锐龙系列实际就是EPYC(霄龙)的下放,省钱高效,值得英特尔借鉴。
商业角斗场的纷争无非就是些此消彼长的过程与结果呈现。老装机人们应该不陌生,AMD似乎永远都是被英特尔打得俯首称臣的角色。其实,英特尔比AMD更怕AMD死掉,因为一旦发生,自己在行业内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没了。
2014年,AMD的股票跌到 2.45 美金,总市值只剩19亿美金,穷到连总部大楼都卖了,而英特尔当时的营业收入是559亿美金,可以买30个AMD。
好在AMD及时调整方向,拆分晶圆代工业务。芯片领域愈发深刻的分工细化,让设计与制造之间的鸿沟大到无法跨越。而作为全栈式芯片厂商,制程工艺上的掣肘,已成为摆在英特尔前面的巨大黑洞,也是其被吐槽“挤牙膏”的根源所在。
2019年,AMD市值悄悄来到560亿美金。2023年2月,AMD市值达到1364亿美元,比英特尔多162亿美元。虽然目前英特尔营收和净利润远高于AMD,但从成长性与资本市场的预期来看,英特尔后劲乏力。
英特尔有晶圆代工业务,固定开支与设备折损的确是比AMD要高,但问题是,没了中间人赚差价,英特尔毛利率也没有比TSMC或AMD高。换句话说,可能还是效率不高,研发新产品甚至花钱的效率,都存在提升空间。
2月1日,英特尔在全体会议上宣布,下调管理人员及包括CEO在内的高管薪酬,来大幅削减成本。首席执行官Gelsinger的基本薪酬将调降25%,执行领导团队减薪15%,这到底是解药还是毒药?
至于体量上AMD何时超越英特尔,仍然存在悬念,但当一个产业领头羊面临如此挑战,也意味着产业变革迎来十字路口。也大可不必恶意嘲讽,毕竟经济寒潮下,没有谁能全身而退。站在2023年的寒风中,对趋势的洞见,对“当下”、“未来”和“自己”的清醒认识,是一个企业最最需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