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01.富士康崛起成也拼命,败也“拼命”
    • 02.何以解忧,唯有造车?
    • 03.代工,这条路能行得通吗?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赌上一切的富士康,能造出“四个轮子的iPhone”吗?

2022/12/08
1190
阅读需 15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前段时间因为郑州疫情,富士康接连登上热搜。同时也让全国人民注意到,这家企业竟然以一己之力,扛起了郑州乃至整个河南的工业经济。

2010年,郑州“拿下”富士康,从建厂到投产仅一年内,全市进出口总额就从51.6亿坐火箭一样窜到了160亿美元,实现了两倍速增长,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更是直接翻了25倍!


不仅如此,郑州全市从业人数也从469.3万涨到514.万。

一年内实现9.6%的增长量,虽然不能说全市这45万个就业岗位全都来自于富士康,但富士康带动全产业链崛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毕竟,郑州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在十年内,已经因为相关供应链的发展,实现了从150亿到5300亿的跃迁。

数据能说明的问题还不止这些。

2019年,富士康一家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占郑州进出口总额81%,河南省的59.9%。

同样,郑州富士康在2019年、2020年出口总额都是全国之首,也是我国最大的外贸出口企业。


正因如此,富士康老板郭台铭还飘过一段时间。

大胆说道:“你郭台铭不听我的,你把你的工厂搬走。我二话不说马上搬,到底是谁怕谁。

但就是这么狂的富士康,如今却在苹果代工订单流失的传言中摇摇欲坠,下场造车,还顶着马斯克的“嘲讽”也要给特斯拉抛橄榄枝,想接代工生意。

这,究竟是顺应大势的产业扩张,还是末日之际的挣扎求存?

01.富士康崛起成也拼命,败也“拼命”

1974年2月,郭台铭与朋友在中国台湾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30万元,主要制造黑白电视机的选台按钮。

最初的生产线上也仅有15名员工,关系十分亲密,甚至连吃住都在一起。

而沿着塑料件制造这条生产链,郭台铭又从日本购买设备开办了模具厂,随后还陆续建立起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一颗制造业的新星就此冉冉升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鸿海开始在内陆投资建厂。在“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之下,很快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制造商。

彼时的富士康在超20个国家及地区都有生产及服务据点,并拥有12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一时间风头无两。

不论从前还是现在,“全产业链降本+低价大量出货”都是富士康百试不爽的绝密武器。

但这背后,却是一次次血与泪的搏命。

“一颗螺丝钉落在地上,在这个加班的夜晚,垂直降落,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2014年,诗歌作者、富士康工人许立志从深圳富士康楼顶一跃而下,生命的代价,也只是富士康内部工厂内部巨大压力的一个缩影。

所有员工必须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就餐,宿舍门什么时候关闭、甚至什么时间可以上厕所,都有严格的要求。

目的,就是让工人和流水线的生产效能,能够发挥到极致。

在这里,必须加班、不停地加班,因为加班的工时费比普通班次高很多,很多。

这,也是一场“血脉沿革”。

当年为抢订单,郭台铭甚至亲自跑到生产线上当组长,组织所有干部,连夜加班15小时以上。

也是凭着这种高度“权威、控制、纪律”的精神,让富士康获得了甲方的信任和大批的订单。

据说,在富士康内部,员工尽可能通过内调而不是外聘,以此来降低人力成本,甚至为了节水,富士康还提供洗衣服务,不让员工自行洗衣服,就连公务接待的汽车都不愿意买。

郭台铭甚至提倡富士康的高管干部们,要经常去闲置设备区、仓库不良品区及垃圾场“逛一逛”,看看有什么闲置材料可以再利用。

因为降低成本,就是富士康的命,为了活命,只能拼命。

作为一家配套率可以达到了70%以上的企业,富士康除了芯片几乎都能做到自主配套,这不但能最大程度压缩材料成本,还可以省掉中间买卖的不菲税额。

垂直整合带来低价的同时,还能拉到巨额订单,继续扩大规模效应。

雪球,才能越滚越大。

甚至在富士康内部,有着“红字接单,黑字出货”的行话,意思就是接单时预算是亏本的,但交付时富士康却能实现盈利。

而这背后的代价,就是“年9000多亿的收入,利润却只有薄薄的5%”

甚至据说,苹果公司的毛利率接近40%,而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毛利率仅仅只有不到1%。

最可怕的是,这条路很难无穷尽地走下去。

首当其冲的,就是“代工依赖”问题。

尽管交给富士康造会比苹果“自己造”更便宜,但受疫情影响,当初郑州富士康厂区让苹果损失惨重,有分析师预测称这次疫情导致iPhone产量直接降低近10%,出货量减少千万级别。

于是,分散供应链、稳住供应,可能会是苹果最可能的操作措施。

尽管富士康还是惠普和戴尔、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的最大代工厂,可一旦富士康苹果独家代工地位动摇,无疑是一场崩溃式打击。

一旦难以继续保持iPhone15Pro系列独家代工商的地位,鸿海的危机,将达到一次峰顶。

而且,这样的极致效率也已经被走到尽头。

富士康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无疑是地狱级难度,因此,富士康必须寻找新的“紧急出口”。

02.何以解忧,唯有造车?

2021年10月18日,富士康正式发布旗下的纯电汽车品牌Foxtron,一口气亮相了纯电动中型SUV Model C、纯电中大型轿车Model E以及纯电大巴Model T三款新车。

无数媒体报道,都将这一天,定义为富士康正式加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虽然说这名字起得,有点“气死特斯拉”的味道,背后真正的品牌承接方也是来自中国台湾裕隆集团,就是造纳智捷的那个车企。

但富士康入场造车的决心,可见一斑。

而且,仅仅过了一年,鸿海集团就在同一天发布了两款自主研发的新车型:两厢车Model B和电动皮卡Model V。

ModelC量产版也公之于众,预计2023年将交付。

社长看了眼日历,现在已经12月份,交付可以说是近在咫尺啊。

郭台铭对此的评价,就是:“这是我71岁以来,收到最好的生日礼物。”

原因无他,唯“续命”而已。

鸿海集团的未来,需要一场“苹果”以外的续命,而新能源汽车赛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为此,郭台铭找上过濒死的拜腾。

去年1月4日,拜腾汽车就与富士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试图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实现拜腾首款车型M-Byte量产。

这两家企业可谓是渊源颇深。

2015年3月,富士康就与腾讯、和谐汽车共同成立的“和谐富腾”。两年后,和谐富腾更名为拜腾,“烧光”80多亿融资、几经辗转,再度与富士康联手打造“富腾”品牌。

当时,富士康也是揣着改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雄心而来。

富士康CEO刘扬伟说:“与拜腾合作是我们布局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一环,我们将竭力帮助拜腾M-Byte早日量产,登上世界电动车的舞台。”

协议也确实规定,由富士康为拜腾汽车提供制造技术、运营管理经验和产业链资源,拜腾汽车的丁清芬也曾说:“我们非常高兴重回赛道。”

但时至今日,已经是和声寥寥。

当然,富士康并没有就此放弃,还相继与吉利、大众纷纷建立合作。

2022年,富士康还收购了美国商用电动轻型卡车供应商Lordstown俄亥俄州的工厂,成立北美电动车制造基地。

今年11月,有媒体传言称,大众与富士康正在为即将面向美国市场而推出的Scout品牌电动皮卡和SUV生产事宜进行洽谈。

一旦成功,将使用刚被收购LordstownMotors品牌不久的那座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厂。

看得出,富士康正在循序渐进,一步步推进它的造车计划。

只是合作越来越多,很多人都看得出,这条路越走越像是代工模式。

没错,富士康就是想当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代工巨头”。

03.代工,这条路能行得通吗?

2015年,马斯克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放言道:“你不能去找一家像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然后说,给我造辆车吧”。

对此,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的答案是:“苹果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我们既然能造iPhone,为什么就不能造电动车?”

而且不服输的富士康,火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并且宣布了“2025年大约占据5%市场份额”的“小目标”。

并且指名道姓地表态:希望以后可以给特斯拉代工。

其实盘一下鸿海手里的底牌,你就会发现,它也不是完全在“吹牛”。

2005年,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收购了中国台湾安泰电业100%股权,开始进入汽车电子领域。
2013年,选用富士康生产制造的影音传输线束、倒车雷达、车内面板等产品的客户名单里,出现了特斯拉的名字,与之并行的还有奔驰、宝马、福特、大众、日产等知名企业。
2014年,富士康宣布与北汽合作,共同投资研发生产制造新一代动力电池
2017年,富士康甚至入股持有了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1.19%的股份。
2021年,富士康与Stellantis成立新合资公司,业务则以为车辆提供智能坐舱为主。

目前,富士康在全球信息通信技术(ICT)产品的市占率为40%-45%。

尽管局限于手机、电脑等“小型电子产品”领域,但经过多年布局,鸿海在电动汽车产业上的技术积累,显然也不容小觑。

毕竟这些年的投资下来,鸿海集团少说也已经砸下数十亿的资金,勉强也算跨过蔚来李斌口中400亿的新能源造车门槛。

但这,就够了吗?

作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一台汽车至少由有上万个零部件组装,想要做汽车行业的全产业链整合,并且达到代工手机那样近70%的比重,会是多大难度,不言而喻。

且不说动力电池一条线上,就要牵扯到国际矿产、锂钴镍的重重争夺上,就单从产品最终价格的角度来分析。

一台高端手机也就一两万块钱,但放到新能源汽车上,百万、千万都是上不封顶的。

价格上翻了成百上千倍,产业链难度可就不只千倍了。

而当下主流的代工模式有三种:江淮与蔚来这种,“纯纯打工人”的模式,显然不是鸿海的目标。而像比亚迪给小米、华为代工生产手机,甚至是与滴滴共同推出主打营运车辆的D1车型模式,又不太可行。

毕竟比亚迪本身就是一家十分成熟的车企,同事就具备强大的三电技术、零部件生产整合能力,包括但不限于电池、IGBT甚至可以直接“交钥匙”模式,富士康显然没有,在这“场子”里根本打不赢。

还有就是麦格纳这种,不会“亲自下场”和客户抢生意的整车代工,也就是说,麦克纳只接代工,不去生产自己的品牌。

这就有点像富士康现在代工手机的模式,你知道你的手机是富士康产的,却买不到富士康牌手机。

但这些路,且不说形成同样规模效应的难度何其之大,即便“成功”了,也依然没能摆脱低利润率的困局。

所以,富士康真正的想法或是出路,应该是要走“华为造车”类型的技术输出路线。

就像他们说的,特斯拉做车界iPhone,富士康,来当车界安卓。

提供所有车型的“平台”,像吉利SEA平台为百度提供“代工”服务一样,既可以摊薄前期SEA品平台研发的投入,也能拉高产能实现规模效应,同时强化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

但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富士康在某一方面的“强势”之处,强到可以成为开放平台、“大家都想入局”的程度。

更为关键的是,新能源风口留下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想要通过代工闯出一片天地,却至今没能拿出“拳头”产品的富士康,出路到底在何方呢?

或许对于富士康来说,逆势而起的东风,只是还未到来。

毕竟,它,也曾经是一家屡屡创造奇迹的企业.

富士康

富士康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工业富联始终坚持深耕中国、布局全球的生产和经营策略,业务范围覆盖数据全流程,在全球产业链中构建起国内与国外的桥梁,并基于多年来在精益管理、供应链管理、柔性生产方面的经验,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解决国内制造、原材料、销售在外问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工业富联始终坚持深耕中国、布局全球的生产和经营策略,业务范围覆盖数据全流程,在全球产业链中构建起国内与国外的桥梁,并基于多年来在精益管理、供应链管理、柔性生产方面的经验,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解决国内制造、原材料、销售在外问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