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丰宁
近期苹果CEO库克在访问欧洲期间透露苹果供应链正在准备大调整,计划从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采购芯片,这也意味着苹果供应链欲重回欧美本土化制造,减少对亚洲生产的依赖。
一时间苹果在中国的下一步发展引起热议。
苹果供应链在中国多以零部件供应为主。中国大陆和香港主要提供精密组件及材料供应模块,中国台湾供应商主要承担代工模块,核心模块芯片供应商则一直都是以外国厂商居多,包括高通、英特尔、思佳讯等。
不久前,苹果公布了2021财年主要供应商名单,在190家企业中,中国上榜91家,占47.9%,位列第一,数据显示苹果公司有98%的采购额均流向这190家供应商。其中,新增的中国大陆厂商有闻泰科技、水晶光电、中科三环等,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供应商被移出名单。
可以说苹果产业链任何一个小小的调整都有可能对供应商带来巨大的挑战。
01、果链之殇
11月8日晚,歌尔股份发布风险提示公告,近日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通知,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目前与该客户的其他产品项目合作仍在正常开展。失去大客户33亿元订单的歌尔股份一字跌停,业内人士猜测这款产品是Apple的AirPods Pro2,而停产原因大概率为良率问题。
可见背靠苹果带来丰厚订单的同时,也给一个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在历史上相关案例数不胜数,比如:
在iPhone 4时代,盛华科技是 iPhone 4 最大的触控屏供应商,而到了iPhone 5生产之际,苹果则选择了新技术,盛华科技被迫和苹果分手,由于资金链断裂,盛华科技最后破产重组,被蓝思科技收购。
欧菲光此前是苹果镜头的重要供应商,整个公司有三成的收入来自苹果的订单,在脱离苹果后股价应声下跌,跌幅达65%。后将镜头模组业务剥离出售给闻泰科技。
众所周知,苹果向来有供应链大师的称号,歌尔股份与苹果已合作多年,本次更换供应商或许除良率外还存在代工价格未谈拢的原因。如今纷纷猜测苹果转单的部分产品生产或将交由立讯精密,而成本控制一直以来也是立讯精密的一大优势。
苹果本身产品的供应数量庞大,市场需求稳定,一旦一家企业能够成为果链公司,往往就意味着可以拿到几乎手软的订单,但背靠苹果这一棵大树也不见得营业额就“稳了”,苹果供应链就像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而里面的人想出去。
02、毛利的“围城”
苹果每年都会调整供应链厂商的名单,扶持新的供应商来制衡老的供应商。比如2021年扶持立讯精密来打压富士康、2020年将欧菲光踢出果链。不同的代工厂竞价,谁的成本价格更低谁就能获得订单。恶性的价格战背后,也就导致了供应商的毛利率越卷越低。
根据苹果官方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苹果的整体营收达到了901亿美元,依旧保持优秀的增长,但是成本支出却变化不大,也就是说供应链产业并未因为苹果销售额的增长而带来实质性的营收提升。
2021年在30家国内“果链”上市公司中,只有10家公司的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得润电子、新纶新材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分别在4.8亿-6.8亿元、9亿-11亿元之间。
最难的是,一般苹果的供应商会单独为苹果定制产线,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双方之间的合作终止,那已经建好的产线也只能作废,如果要将其转让的话,其价格无疑会压得非常低。这就让很多本就不怎么盈利的厂商咬着牙坚持。
整个供应链环节中受到挤压的也并非只有中小企业。苹果作为三星的第一大客户,从三星采购了OLED面板、存储芯片等产品,多年来曾不断要求三星降价,在高度依赖苹果的情况下三星这个存储龙头也只能被迫接受。
在毛利的围城下,有的厂商正尝着甜头,有的厂商正在努力挤进去,也有的已经跨出了这道看不清的围墙。
仁宝就是拒绝雾里看花的典型。仁宝电脑是全球最大的PC电脑制造商之一,其客户有惠普、戴尔等世界顶级PC企业,此前也负责苹果的iPad、Apple watch等代工订单。如今仁宝电脑则正式宣布“不再承接苹果的iPad、Apple watch等订单”,根据仁宝电脑提供的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Q1毛利率虽然提升到了3.6%,但营业成本也明显提升,导致净利润下滑至1%。
在本次半导体供应链分化之前,各国企业分工合作是大家的一贯共识,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者发挥己长,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百花齐放。但如今过于依赖一家公司已变成一种危险。就像台积电在芯片代工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其良品率也明显优于三星。但是高通以及苹果等企业并不会完全依赖台积电,高通或者苹果也会时不时将部分订单交给三星来完成。
尤其是在地缘经济紧张的情形下。今后还会有哪些巨头宣布转向美国芯片我们不得而知,唯有独立自主才是保全自身并向上发展的最好办法。
03、“背后的威胁?
近年来,不少和苹果产业链相关的公司正积极推进IPO,前不久六淳科技和智信精密双双过会,就六淳科技来说,目前处于中止状态还没有提交证监会注册,原因是财务数据更新。六淳科技招股说明书中表示,苹果最终占六淳科技收入的 77%。这促使深交所质疑其对苹果的依赖是否存在重大风险,订单是否“可持续”。
同样的,智信精密也是典型的“果链”企业,97%的收入来自于苹果体系,这对公司业务的稳定性的确造成了重大隐患;还有正在排队的通泰盈和新陆精密,通泰盈近三年的综合毛利率均超40%,八成业务背靠苹果公司;新陆精密约九成主营收入与苹果相关,并且在2019年受iPhone影响营收曾明显下降。
如今对于公司是否存在对苹果产业链的重大依赖、如何降低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的风险、如何拓展除苹果产业链之外的客户,已成为监管层的问询重点。背靠一个大客户再也不是稳定之举,国产手机市场目前过于依赖高通,半导体制造过于依赖国外高端设备,这些现状背后的威胁已经开始凸显,发展多条腿走路才是明智之举。
04、发展多条腿走路
在种种前车之鉴下,显然已有多家厂商意识到有必要减轻对苹果的依赖,不少果链企业都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比如:随着国产手机开始崛起,蓝思科技开启多元化布局,积极与国产手机合作。如今,华为已经成为蓝思科技的第一大客户。歌尔股份也从 2012 年便开始积极布局 AR/VR 业务,只是这个业务的市场份额依旧相对较小。
持续火爆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成为了不少厂商的首选。
今年2月,立讯精密发布消息称,将与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在外界看来,立讯精密正在试图在汽车制造领域“复制”其作为果链代工商的成功案例。
再加上2021 年,领益智造、长盈精密纷纷入局,开拓在汽车制造领域新业务。鸿海如今的造车之势也是如火如荼;自苹果开始自研5G基带,高通也开始汽车、XR等领域展开深入布局,果链供应商的多元化之路愈发明显。
05、结语
作为供应链厂商,重新审视自身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尤为重要,积极寻找机会发现新的企业或者行业,减少对单独买家的依赖是长远之需。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像拥有了技术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苹果邀请到美国建厂都有足够的底气婉拒。
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重要性和迫切性正在日益凸显。央视也曾正式发声称:国产厂商不能够过度依赖苹果订单,要减轻“苹果依赖症”。尽管苹果的订单有很多的“油水”可以捞,但过度依赖苹果,并不是一件好事。央视呼吁企业不能够将自己全部压在苹果的身上,应该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掌握、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够在半导体领域中站稳脚跟。
对于果链企业来说,过于依赖单一客户风险非常大,如何及早布局,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可能更加考验果链企业的战略眼光与布局。如今国内5G、物联网、电动汽车以及显示面板等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多元化布局才能更好的迎接新型领域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