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19|回复: 2

微软OOXML成为国标是一种悲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8 16: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3月29日,备受争议的微软文档格式OOXML将以投票的形式升级为国际标准,这对全球尤其是中国软件市场来说,不是一个“好兆头”。而对于微软,一个全球知名的大公司,没有能够以公正的姿态出现在业界前沿,实在是令人遗憾。如果事实成真,微软因为涉嫌垄断打压一些软件厂联盟遭到业界的谴责。由于OOXML不具开放性,再加上技术方面的“诡秘”,所以消费者可能要在问题不断的体验中围攻微软。
  据说早在两年前,微软就已经开始推动OOXML成为国际标准。并且希望能够得到业界的支持,但是,在去年秋天的国际投票中,OOXML未能获得大多数赞成票。据说美国政府也投了弃权票。今年3月,ISO在日内瓦主持召开投票解决方案会议,目的就是解决OOXML的技术问题,推动其成为国际标准。可是,ISO的37个成员国多数成员表示反对,看来,人们对微软OOXML的支持率远远超过了微软的预料。
  2007年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一场关于文档格式国际标准之间的竞争,其中就谈到了微软的OOXML正力图成为另一个国际标准。这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OOXML的技术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文档是使用最普遍的信息资源,因而文档格式标准是信息领域的一个基础性标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微软Office软件其实使用起来还可以,但是它垄断了市场,它的文档格式(即.doc,.xls,.ppt)也就成了“事实标准”。这些格式是不开放的,用户只得依赖微软的软件,而且其中包含着用户不知情的若干私密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户并没有真正掌握文档信息的控制权。
  目前,微软OOXML最令人担心的是它在技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缺陷:
  1.OOXML仅仅支持Windows一个平台
  OOXML不能在Linux等非Windows平台上实现,如它成为国际标准,将增强Windows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严重危害国产操作系统的前途。这对国产软件市场是一个发展极为不利。
  2.OOXML包含大量微软私有标准和技术
  OOXML的文档就有6000页(UOF只有554页),包含了大量微软的私有标准和技术,而排除既有的相关国际标准,这对其他厂商构成了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并有知识产权风险
  3.OOXML只有微软Office 2007单个产品能实现其功能
  OOXML基本上是按微软Office 2007一个产品制订的技术指标,现在并没有别的产品能实现其功能。所以OOXML与ODF、UOF的转换器,或OOXML与ODF、UOF的互操作性是不对等的,换言之,其他产品至多只能兼容OOXML中的一部分。因此,如OOXML成为国际标准,将更加强化微软Office在办公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
  4.OOXML的文化和语言适应性差
  OOXML对于文化和语言的支持不够,对于中文的支持远不如UOF,不适合中国应用的需求。
  试问, OOXML在技术上具有这么多的先天性缺陷,如何在全球时常推行呀?据说已经打通了美国政府的关系。看来,微软的公关的确做得很到位。虽然所说,3月29日是各国可以更改对OOXML态度的最后期限,但在截止目前,微软并不会推出正式完整的OOXML技术文本,据说OOXML文件代码多达6000页,参与投票的人员可能连看完的时间也没有了。看来只有强行“通关”了。
  由此,笔者担忧微软的支持者美国非理性地支持OOXML作为国际标准,将会造成全球尤其是中国消费者再次掀起反微软的浪潮。这样,微软OOXML即使获得了国际标准,却因此失去了市场,用市场和标准做比较,微软应该明白哪个更重要?
  其实,这对誉满全球的微软公司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30 21: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微软OOXML成为国标是一种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12: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微软OOXML成为国标是一种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5-1-9 16:32 , Processed in 0.137216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