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理论工作者

[PPT]滤波器测试实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31 20: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到:

回复:[PPT]滤波器测试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3 23: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PPT]滤波器测试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7 14: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PPT]滤波器测试实验

真的嗎
如果有用就洩謝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7 10: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PPT]滤波器测试实验

嗯 想看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27 20: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PPT]滤波器测试实验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21 10: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PPT]滤波器测试实验

多谢了 学习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6 16: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PPT]滤波器测试实验

滤波器测试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3 21: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PPT]滤波器测试实验

回复第 1 楼 理论工作者于2007-11-10 17:33:35发表:
波器是通用的无源、线性、两端口器件。通常采用扫频传输/反射测试技术来完整的表征他的特性。

虽然滤波器是一种简单的电气元件,但是它的特性在元件测试系统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一个带通滤波器,要求它对于指定带宽内的信号具有最小的损耗和失真,而对通带之外的信号,具有最大的抑制。为了精确地测试这些特性,要求测量系统的频率和功率电平在很宽的范围内都要非常精确。

比如对于窄的信道间隔的通讯系统要求滤波器有低的插入损耗,高的Q值和高的频率选择性,它们必须满足更严格的频响特性,具有较小的体积,这是对移动通信设备中的元件最基本的要求。

为了精确和有效地测量滤波器的特性,对于专用的测试系统,要求是:
1.为了确保频率选择性(通带至阻带跃变)、测量的精度,要求信号源的频率精确稳定性以及频谱纯度好。
2.为了确保通带测量具有高的幅度精度,要求有好的原始和经修正的系统特性。
3.为了进行带外低电平信号的测量,要求具有极好的接收机灵敏度。
好东西,看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14 10: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PPT]滤波器测试实验

对以后有用,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8 14: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PPT]滤波器测试实验

原帖由理论工作者于2007-11-11 01:33发表:
波器是OK通用的无源、线性、两端口器件。通常采用扫频传输/反射测试技术来完整的表征他的特性。
虽然滤波器是一种简单的电气元件,但是它的特性在元件测试系统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一个带通滤波器,要求它对于指定带宽内的信号具有最小的损耗和失真,而对通带之外的信号,具有最大的抑制。为了精确地测试这些特性,要求测量系统的频率和功率电平在很宽的范围内都要非常精确。
比如对于窄的信道间隔的通讯系统要求滤波器有低的插入损耗,高的Q值和高的频率选择性,它们必须满足更严格的频响特性,具有较小的体积,这是对移动通信设备中的元件最基本的要求。
为了精确和有效地测量滤波器的特性,对于专用的测试系统,要求是:
1.为了确保频率选择性(通带至阻带跃变)、测量的精度,要求信号源的频率精确稳定性以及频谱纯度好。
2.为了确保通带测量具有高的幅度精度,要求有好的原始和经修正的系统特性。
3.为了进行带外低电平信号的测量,要求具有极好的接收机灵敏度。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11-15 06:54 , Processed in 0.206332 second(s), 31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