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看來就是一種簡單的產品。我從來就不覺得要把幾層塑膠薄膜層封在一起有什麼困難。看吧,這就是我在被派去製造一台製造錫箔汽球機器以前的想法。想想過去17年來,我已經接觸過多少這一類機器的設計、製造與安裝了呢!
這些汽球機器大約重1萬磅,長30呎,大部份都賣到美國以外的國家。每一次進行機器安裝時多少都會出現一些不同的挑戰,尤其是當產品被賣到海外時,這些挑戰也就更明顯。
幾年前,有一次我被派去墨西哥中部協助進行機器安裝,我遇到了以前從沒碰過的問題,而且當時也沒法找出可能導致問題的原因。那是公司第一次賣產品給這家客戶,也是我第一次親自到這家公司進行安裝。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台機器就是沒法順利執行。客戶一直問我為什麼會這樣,但我卻沒法解釋出了什麼問題,而且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些汽球機器都有一個伺服馬達用於填充汽球產品,下方並有密封口的裝置。每個充氣裝置都有一個停止鍵用於控制填充作業。我詳細列出所使用的元件、編寫軟體,這些我以前都做過很多次了。我一直認為自己十分熟悉這台機器的內外架構,但卻不明白為什麼這台機器三不五時就會出狀況。有時候是控制充氣的速度忽然暫停,一下子變得太快或太慢,有時則是充氣時間不對。每次發生的錯誤不同,而且也沒有模式可循。每次發生這些狀況後,隔天似乎又自動修復了。有時五分鐘發生一次,有時過了一小時才發生一次。
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進行輸入電源監測,想找到電源異常的情形,那麼就能解釋故障的發生。我確認過機器的每條線路,心想應該會找到一條鬆脫的電線,那麼就可以解釋這個隨機發生的問題。我還去找驅動器製造商,希望能取得韌體更新版本或請他們為我指點迷津。但我什麼收獲也沒有,而且當時又有一台機器故障了,不但手邊資源有限,客戶也緊盯著我……
到了第三天快下班時,我仍沒找出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當我中斷顯示器與伺服器之間的連接後,忽然靈光乍現,想到這些機器在未連接顯示的情況下,整天運轉都不會有問題,但在我插上顯示器插頭後,每五到十分鐘就出現問題。因此,在下一次執行務時,我持續中斷顯示器與伺服器間的連接後進行測試,這些機器整天都能順利作業,沒再發生過任何問題。
好了,現在我終於有一點線索了。我立刻想到了是雜訊的問題。這種特殊的顯示器有兩個序列埠。第二個序列埠用來與PLC通訊,表面上看來應該不會有問題,但千萬不要太早下定論。由於我手邊並沒有可用於檢測數據串流的設備,因而也沒法真的證明雜訊是否就是問題所在。依我過去的經驗是,如果你遵照一些基本的「最佳步驟」來做,通常很少會出現雜訊問題。因此,我最後決定要更深入瞭解問題所在,在徵得客戶同意後,我們將顯示器保持在離線的情況下使機器得以持續順利作業,一直到我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等我回到公司後,我打了幾通電話給顯示器與伺服驅動器製造商。有一次在與其中一家廠商的的驅動器韌體工程師討論時,對方問我從顯示器到伺服器之間的數輸傳輸間隔時間。我再次檢查確認後發現,其間隔時間是500毫秒。在討論我所傳送的傳輸數據量後,他告訴我這一數字看來已經過度頻繁了。結論是這已經超過序列緩衝器的負荷了。其實我以前也曾經同時使用顯示器與驅動器組合,但以前只用於顯示資料。我後來想,也許早期在安裝時也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但只要不影響機器性能,這個問題很容易就被忽略了。
再進一步思考,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每一次動作參數改變時,機器就會重新進行檢查每個週期,並根據這些值重新計算運動軌跡。當超出負載時,數據可能會遺失,只有部份數據被寫入暫存器中。接著,軟體程式繼續使用這些毀損的數據來計算下一步的行動。因此,會隨機發生這樣的問題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的修復過程極其簡單;只要減少顯示器輪詢次數即可。多年來,我已經用過10或15個不同品牌的伺服器系統,以及更多種PLC品牌以及作業介面單位了。在大多數情況下,整合不同品牌的元件進行作業通常不會發生什麼問題;一旦你真的遇到相容性問題時,也很少能在產品操作手冊中找到答案,你通常必須更深入地探索,才能真的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