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3|回复: 0

跨境电商是怎么火的 欧唯思为你解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1-17 17: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这几年电商的蓬勃发展,给许多企业和创业者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国内的电商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因此跨境电商应势而生。例如南沙的欧唯思,便是利用BAB模式搭建全供应链资源的平台,让中小企业及产业集群实现跨境无障碍的交易,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线下实体渠道和利用线上交易实现O2O运营。欧唯思的成功引发许多行内人的思考,跨境电商的模式究竟为什么那么火?
“电子商务”是新世纪以来商业发展关键词之一,它颠覆了企业传统的商业思维,也创造出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今,这种商业行为不仅突破了时空,而且还跨越了国界,它正在以爆炸般的方式发展,以蓬勃的姿态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就是“跨境电商”。
严格定义来看,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外贸插上电商翅膀:更短、更快、更好
跨境电商既有传统国际贸易的基因,也带有电子商务的新兴血统。相较于传统的国际贸易,跨境电商通常具有信息获取成本降低、支付便捷等优势;通过跨境电商这一载体,一国商品跨境交易减少了大量中间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
其一,跨境电商的贸易成本低。跨境电子商务借助计算机网络,压缩了代理批发等中间环节,降低了商品流通环节所产生的成本,同时,减少了店面、员工、差旅等支出,使得综合贸易成本得以大为减少。
其二,跨境电商的贸易效率高。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贸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供需方能随时随地进行商务交流、签订合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其三,跨境电商的贸易信息更新及时,内容全面。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信息资源可以实现联网共享,商家和消费者可以及时和全面的知晓商品价格和供求信息,这极大的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给中小企业、落后地区带来的信息差距,弥补了其在传统外贸中的信息劣势,提高其竞争力,并将最终推动一国外贸结构的优化。

出口电商份额领先,进口电商快速崛起
依照进出境货物的流向,跨境电商可以分为出口电商和进口电商两个类别。其中,出口电商是指卖家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完成信息发布、订单确认、支付、结汇等(部分或全部)步骤,借助跨境物流将我国生产的商品出口至国外,卖家(出口主体)一般为生产厂商或自营式电商平台本身;与之相反,进口电商是指国内买家在(国内或国外的)电子商务平台上挑选、购买国外商品,由跨境物流直接完成配送,买家(进口主体)多为终端消费者。
根据艾瑞咨询和易观智库的统计,2013年我国出口电商交易规模达到约2.4~2.5万亿元,同比增幅约为25%,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约为18%左右,占当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交易规模比重约为88%。其中,出口B2B约占90%,出口B2C约占10%。
进口电商的诞生顺应了传统代购、海淘的趋势,是对国内广阔海外商品需求市场的响应。与传统代购和海淘相比,进口电商更为规范化。譬如我们欧唯思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采用线下展示、线上交易、完税商品现场取货、跨境商品免费直邮模式进行销售。市民可选择现场购物,直接购买带走完税商品。也可足不出户选择通过网上购买,在PC端或手机端直接登录官方网上平台“欧唯思”,进行身份登入、选购、提交订单并支付,货物通过国内物流配送到家。正规平台保障正品,同时与海关、税务等部门直接联网,在政策指引下在试点区域主动缴纳进口税,减少了传统代购和海淘对相关征税的规避风险。随着自贸区及保税进口等试点的展开,以及未来海关加强执法力度进一步缩小避税空间,进口电商的优势将有望逐步树立,成为传统代购和海淘的替代者。

相比出口电商,进口电商起步晚,占比也低,但发展迅速。根据艾瑞咨询和易观智库的数据,2013年,通过电商实现的进口交易额约为0.3万亿左右,同比增长约58%,占当年全国进口总额约为2.5%,占当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交易额比重约为12%。进口电商由于基数小、需求大等原因,将保持快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预测,2016年进口电商在全部跨境电商中比例将达到15.6%。


01.jpg
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12-19 09:59 , Processed in 0.127631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