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94|回复: 0

如何选择48V电源母线架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7-25 16: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如何为48V电源系统选择最合适的架构和产品是工程师面临的一个困难

选择国际安全标准认为48V电压是高电压而且是不安全的,因此,电信系统要求一个额外的隔离层,通常采用隔离式DC/DC转换器,它既可以提供二级隔离,又可以将电压降到安全范围(一般情况下,要求低于20V)。传统的母线架构在整个系统中的多个地方采用隔离式DC/DC转换器,负载端所需的隔离式转换器常和下游的调节电路配合使用。而中间母线转换器则减少了隔离式转换器的个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是需要采取措施降低非隔离电路所带来的的噪声。因此,如何为一个系统选择合适的母线架构是工程师面临的一个困难选择,必须在采用新技术、降低硬件成本、加快上市时间等因素之间取得平衡。
“N+1”冗余

确定冗余对一个系统来说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N+1”是定义冗余的一个术语,“N”是指满足负载要求的电源数,“1”是指冗余数。
“1+1”冗余是最常用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每个电源能够承受整个负载,能够实现不带任何控制回路的多路并行输出。尽管“1+1”冗余法是常用的方法,还是很有必要考虑一下其他冗余方法的优点。
今天大部分电信系统已经模块化,客户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各种应用卡或者模块进行组装。通常,终端用户并不完整地组装系统,因此“3+1”或“4+1”方法对这样的系统来说可能更有成本优势。假定一个系统可以用最多10个卡组装,每个要求200W,则采用“1+1”方法,即便只使用一个或两个卡时,终端用户也必须购买两个2000W电源来满足总体4000W的需求。而“4+1”方法采用5个500W卡,它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对那些暂时没有组装完整的系统可以节省更多成本。
前端还是整流器
整流器和前端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他们都能提供与交流电的基本隔离,并且输出一个直流母线电压,分布到整个电信系统之中。在设计上,整流器和电池相并联,需要调整输出电压,以提供理想的充电电压,输出电压典型值是具有恒流特性的-54Vdc。从整流器出来的系统母线电压会在-36~ -75Vdc范围波动,整流器通常和电池管理系统连在一起以使电池工作在最佳状态。从前端转换器出来的系统母线电压允许一个较小的波动,范围为42~53Vdc,典型值是+48V电源
整流器也可能被用作前端,但前端不会被用作整流器,还必须注意输出的极性(正的或负的)。控制信号和状态信号常常是共地的,极性反转有可能破坏所有的状态信号和控制信号。

大多数超过800W的前端/整流器用在低压(115Vac)操作中提供降压,而在高压(230Vac)操作中提供升压。一些生产商将他们的产品市场定位在低压等级,而其他的生产商将他们的产品市场定位在高压等级。

今天的前端/整流器都使用了均流电路来平分多个负载,以保证每个电源没有超出它自己的额定功率。均流电路的精确度典型值为±10%,电源必须减去这个精确度(“1+1”应用除外)。
挑选DC/DC转换器的准则
近几年来,DC/DC转换器发生了很大变化,确定最适合自己应用的DC/DC转换器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一些最基本的考虑事项也许会帮助工程师做出正确的选择。
隔离的最基本的目的是满足安全要求。一般的,隔离式转换器比非隔离式要更昂贵,并且体积更大,这一点也促进了中间母线架构的流行。许多转换器都宣称可以提供大电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却做不到(如在200lfm气流、环境温度55℃时),其实,只要看一下转换器的降额曲线,你就会清楚该转换器的真正功率是多少。

工作效率是高端转换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提高效率往往是以增大输出噪声、降低动态响应能力为代价,因此,在选择一款转换器时,工程师不仅要看效率,还要考虑其他的特性。也许,转换器的散热能力比提高1%或2%的效率更重要,通过仔细分析一个转换器的热图像和最佳气流方向,工程师就能判断出这款转换器的散热性能。
当负载变化时,转换器的电压偏移量以及电压调整速度都会反过来影响下游器件,以致这些器件不能正常发挥他们的功能。噪声和噪声频率会给设计带来严重危害,而低频下的低纹波则可以避免额外的滤波。因此,电压偏移量和电压调整速度以及噪声也是工程师在选择一款48V电源转换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关链接:48V电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5-1-9 03:18 , Processed in 0.110601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