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5|回复: 0

WiMAX:2007年发展回顾与2008年展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10 10: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摘要 文章首先回顾了2007年WiMAX在国际上发展的情况;然后总结了WiMAX存在的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并就此分别展开阐述;最后展望了2008年WiMAX的发展前景。
1、2007年WiMAX的发展评析
  2007年对于WiMAX的发展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2007年,WiMAX论坛启动了802.16e的认证测试,移动WiMAX的技术发展和产品开发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2007年,WiMAX技术加入了IMT-2000标准家族,确立了其作为行业主流标准的地位,也使得困扰WiMAX发展的频率问题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WiMAX的发展前景出现了重大的利好;然而同样在2007年,作为WiMAX商用化风向标的美国Sprint公司和Clearwire公司的WiMAX项目也出现重大的波折,给WiMAX的商用化发展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WiMAX论坛的802.16e的认证测试计划是确保移动WiMAX产品产业化的关键步骤。认证计划分成“Wave 1”和“Wave 2”两个阶段。除了验证产品的兼容性外,Wave 1包括了WiMAX作为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基本性能,而体现WiMAX技术先进性的功能和性能,如MIMO、Beamforming等则都在Wave 2。在进度上,Wave 1于2007年初开始,计划至2008年1季度结束,而Wave 2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计划至2008年4季度结束。根据这个计划和以往802.16d认证的经验,可以估计,可以大规模量产的、能够体现WiMAX技术水平的802.16e产品最早将会在2008年下半年面市。
  WiMAX被接纳为IMT-2000标准无疑是2007年WiMAX最为意义重大的发展。IEEE和WiMAX论坛于2006年底即向ITU提交了建议,希望将WiMAX作为一种新的无线接口“IP-OFDMA”纳入IMT-2000标准。通过WiMAX论坛成员的积极推动,终于使得ITU在2007年10月19日宣布批准WiMAX作为一种新的无线传输技术“OFDMA TDD WMAN”加入IMT-2000标准,使WiMAX继WCDMA、CDMA2000、TD-SCDMA(以及实际上已经消亡了的IS-136和DECT)之后,成为3G标准中的又一个新成员。
  这一发展对于WiMAX的重大意义在于:
  (1)在产业发展上,确立了WiMAX作为真正的全球标准的地位。这将排除在产业和应用决策上的许多疑虑,大大推动WiMAX的发展。
  (2)排除了管制上对于WiMAX的障碍,使得困扰WiMAX发展的频率问题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在此之前,WiMAX由于没有全球统一的频率安排,许多国家也没有为WiMAX规划频率,频率问题成为阻碍WiMAX应用和产业化的重大问题。而现在,WiMAX作为IMT-2000的TDD标准,可以合法地参与IMT-2000的TDD频谱(例如2.5 GHz~2.69 GHz)的竞争,全球统一频率的实现也成为可能。这一事件恰好发生在许多国家准备为IMT-2000拍卖新频谱之际(例如欧盟27国中有18国将在2008年1月开放2.5 GHz~2.69 GHz频段),毫无疑问是对WiMAX的一个重大利好,对WiMAX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3)WiMAX极有可能因此而成为IMT-2000中TDD的主导技术,对TD-SCDMA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IEEE 802.16工作组也在积极研究WiMAX下一步演进路线,成立了802.16m工作组,目标是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IMT-Advanced的标准之一。
  2007年也是WiMAX在电信运营商中迅速扩大影响的一年,在这一年,又有50多个运营商宣布了WiMAX的试验计划和商用化意向。然而,尽管至目前已有250多家运营商宣布了WiMAX的试验计划和商用化意向,但是绝大多数都只是技术试验和评估,能够对WiMAX的发展前途产生重大影响的真正大规模商用化部署其实很少,至今只有韩国的WiBro、美国Clearwire公司的WiMAX商用化项目,以及美国Sprint公司的WiMAX商用化项目是真正大投资的全国性WiMAX商用化部署建设项目,它们的发展情况和成败将成为风向标,对WiMAX前途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遗憾的是,2007年这三个项目的发展都不顺利。
  韩国的WiBro商用化服务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因为它是全球第一个投入商用的全国性移动WiMAX网络,还因为它同时也是韩国标榜自主创新成就的标志。KT公司和SKT公司一共投资了超过6亿美元,2006年完成了20个大城市的网络建设,计划在3年内使WiBro网络遍布全韩国。韩国政府和业界对WiBro充满乐观的预测,使WiBro成为全球业界极为热门的话题。然而遗憾的是,WiBro商用化后的发展十分令人失望。至2007年10月,WiBro服务上市15个月以来,用户只有约7万,与此前的市场预计相差甚远,使WiBro的发展受到了严重质疑。目前在韩国的WiMAX运营商中,只有固网运营商KT为打入移动市场而全力以赴发展WiBro,而SKT正在全力建设HSDPA和HSUPA,对WiMAX态度消极,原先投得WiBro牌照的Hanaro电讯更是于2005年4月放弃了牌照。WiBro的尴尬局面极大打击了积极推广WiBro的韩国政府和业界的信心,对全球WiMAX的发展也是一个打击。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WiBro是一个为了赶市场时机而推出的WiMAX的简易版本,性能上与韩国已经遍布全国的HSDPA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而在网络覆盖、终端以及相关的应用和服务上则不及HSDPA,因此导致发展不佳。
  在美国,作为WiMAX新兴产业力量代表的Clearwire公司正在投入上十亿美元的巨资建设大规模的商用化WiMAX网络。然而目前,该项目正因为融资问题陷入困境。
  而对WiMAX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无疑是Sprint公司的全国性WiMAX商用化项目。这一计划总共耗资30亿美元的项目最初叫“4G WiMAX”,2007年8月正式命名为“Xohm”。Sprint在2007年投入了8亿美元,目标是建成容量至少为1亿用户的802.16e WiMAX网络并投入正式运营。Sprint项目之所以影响重大,不仅因为Sprint是目前实实在在投资大规模建设WiMAX的唯一世界级运营商巨头,而且也因为Sprint是身为3G运营商巨头而仍决定采用WiMAX建设全国性网络的(Sprint正在美国全面提供EV-DO Rev.A的3G宽带移动业务)。不过,由于Sprint特殊的频谱牌照背景(拥有60MHz的2.5GHz频谱,如果不建设至少1亿用户的网络,牌照将在2007年被收回),Sprint的WiMAX项目还不能具有代表国际大运营商倾向的意义。
  2007年年中,美国的WiMAX建设出现了重大的发展。Sprint宣布与Google合作建设Xohm门户并将开展业务上的合作。Sprint和Clearwire更是在7月份宣布双方决定合作,共同建设覆盖全美国的WiMAX网络,其中,Sprint的网络将覆盖1.85亿人口的区域,而Clearwire的网络将覆盖1.15亿人口的区域,双方网络互相无缝漫游,不作重复建设,2008年底建成覆盖1亿人口的网络,Clearwire还将同时提供Sprint的3G话音和数据业务。此项合作对于解决双方都面临的巨额投资困难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方案,令WiMAX业界倍受鼓舞。
  然而遗憾的是,该合作计划在4个月后即宣告流产。2007年11月9日,Sprint宣布终止与Clearwire的合作计划。在此之前一个月,由于公司业绩不佳,投资者指责Sprint偏离了核心业务,质疑其WiMAX项目的技术风险和实施风险,Sprint的CEO Gary Forsee因此被迫下台。Sprint的WiMAX项目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这一事件无疑是对WiMAX商用化发展的一个重大打击。
  至此,全球仅有的三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WiMAX商用化项目发展都不顺利,给WiMAX的发展前景抹上了阴影。
2、WiMAX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确定因素
  决定WiMAX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有:
  (1)是否存在特别的市场机会,例如当LTE尚未成熟而市场又有宽带需求的时候;
  (2)WiMAX自身的技术和产品化发展进度能否赶上这个机会;
  (3)有没有产业主力的强力加入和推动,形成强大的产业链;
  (4)有没有强大的运营商的商用化部署应用;
  (5)频率问题能否解决;
  (6)与竞争技术(EV-DO、HSPA、LTE、UMB等)相比,WiMAX能否真正在性能和成本上具有竞争优势;
  (7)在中国,还有政府的政策倾向问题,因为WiMAX在频率安排和未来发展上与TD-SCDMA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冲突。
  目前,WiMAX的频率问题已经趋于解决,但是WiMAX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主要有:
  (1)定位问题仍将继续影响WiMAX的发展;
  (2)产品化、商用化进度不理想,可能错过市场机会。
  (3)真实的竞争力(在性能和经济上有无超越3G的优势)尚需验证;
  (4)新兴产业力量的努力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5)主流运营商的倾向尚不明朗。
  这些发展的走向如何,将决定WiMAX的命运。下面我们将对此分别进行阐述:
  (1)WiMAX的定位问题
  围绕WiMAX的市场定位问题,一直存在尖锐的争论,形成了“3G互补”和“3G替代”两种不同的战略导向。现有的移动运营商普遍认同“3G互补”,认为WiMAX业务的侧重应该与3G不同,提供与3G互补的业务;而“3G替代”则主要代表了新兴产业集团的野心,他们希望采用WiMAX提供与3G类似的业务,与3G全面展开竞争。定位问题不仅仅是WiMAX商业策略的讨论,它也将对WiMAX的技术、标准、产品发展方向和商用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笔者认为,移动的WiMAX应该提供与3G有别的互补性业务,或者作为LTE、UMB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并在性能(覆盖和移动性)和价格上采取适当的折衷,才会具有竞争力。而在与已有的低速系统(3G)的结合上,在3G网络系统架构上演进发展的LTE、UMB肯定较WiMAX更具优势,因此WiMAX应避免在其优势领域与之正面竞争。在提供VoIP方面,目前802.16e的VoIP容量(频谱效率)甚至逊于CDMA 1X,毫无优势可言。事实上,目前3G互补的观点已经逐渐成为主流,WiMAX将主要用作固网宽带接入的一种替代,只要其成本能够降下来,无疑还是极具竞争力的。笔者认为,在这种定位之下,移动性对于WiMAX实际上并不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这两年WiMAX发展移动性的策略,除了断送了802.16d固定WiMAX的发展前景外,还拖延了WiMAX进入市场的时间,是得不偿失的。这是一个定位问题影响产业发展的典型例子。定位问题对WiMAX发展的影响,还将继续到B3G上。
  (2)WiMAX的进度和市场机会问题
  如前所述,可以大规模量产的、能够体现WiMAX技术水平的802.16e成熟产品最早也只能在2008年下半年面市。在此之前,运营商对WiMAX所作的试验、测试和评估,都不会具有太多的实质性意义,因为直到通过认证,所有的WiMAX产品都可以说还不是标准的、定型量产的产品,用这样的产品,是不能对WiMAX作确切评估的,用于商用化建设就更加没有意义了。
  在目前EV-DO Rev.A和HSPA已经开始大规模商用化的形势下,WiMAX的发展进度、以及受此影响的市场机会问题,确实不能令人感到乐观。如果为了赶上商用化机会而以Wave 1认证的产品进入市场,则难以在产品性能上产生对EV-DO Rev.A和HSPA的竞争优势,而若等到2008年底甚至2009年,则又将面临LTE、UMB已日益接近商用化的压力。因此,由于WiMAX的进度问题,市场机会的发展对WiMAX是不利的。
  (3)主流运营商的倾向等问题
  主流运营商的倾向对WiMAX的发展前景也无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任何一种标准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如果没有被有影响力的主导运营商投入商用化运营,是很难发展成为行业主流、从而也很难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的。尽管炒作甚热,但是事实上除了前述的WiBro、Sprint的Xohm项目等之外,已经宣布的WiMAX项目绝大多数都只是对WiMAX进行试验、测试、评估,或者在一些局部区域计划试商用(例如AT&T在阿拉斯加、沃达丰在马耳他),或者是一些处于竞争地位的弱小运营商的计划,以及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地区的商用化计划,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国际运营商巨头宣布过WiMAX的实质性大型商用化计划,因此,WiMAX可以说至今都还没有获得运营商阵营的强有力支持。WiMAX的真实的竞争力如何也因此难以得到验证,WiMAX的产业阵营发展、产业规模的发展前景等,也都处于不明朗中,发展前途难以预料。
3、2008年WiMAX的发展展望
  2008年,通过Wave 1认证的WiMAX产品可望面市,Wave 2认证的产品顺利的话也可能于年底投产。日本2.5GHz频段无线宽带接入的两张牌照已在2007年底发出,KDDI和Intel合作获得其中一张,可望在2008年开始建设WiMAX。俄罗斯等具有一定影响的市场也可能启动WiMAX的建设。这些都是2008年可能对WiMAX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发展,值得密切关注。
  在中国,WiMAX与TD-SCDMA的之间将具有微妙的竞争关系。TD-SCDMA一方面正在向HSPA、LTE等宽带技术发展演进,另一方面也在力图成为IMT-2000中TDD的主导技术方案,因此无论在市场上和标准地位上,都将和WiMAX直接产生竞争。在国际上,WiMAX显然具有更广泛的市场基础和产业力量支持,比TD-SCDMA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国内,为了支持TD-SCDMA,有关的政策向有利于TD-SCDMA倾斜也是自然的。例如在频率安排上,2300MHz~2400MHz只为TD-SCDMA预留,而WiMAX的优先级甚至可能低于固定无线接入、4G、广播电视等;在管制上,也可能会对WiMAX的移动性作出某些限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2007年,WiMAX在标准地位和频率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同时也在商用化上遭受挫折。目前,WiMAX的产品化进度不能令人满意,WiMAX的市场发展也至今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市场机会在EV-DO/HSPA和UMB/LTE的前后夹击下存在较大的风险,而主流运营商的倾向仍不明朗。总体而言,WiMAX的产业发展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要在2008年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尚需面对严峻的挑战,其前景尚难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11-26 01:39 , Processed in 0.107192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