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软入股之后,Facebook的膜拜在国内愈发显得癫狂。笔者认为,这种癫狂的背后,透视出国内互联网业界对于西洋"社交网络"的肤浅(甚至肤浅到了字面)认识。Facebook,已经成为一个十足的"外国月亮"了。 据称是互联网资深评论人士的洪波甚至要给Facebook描绘出一个历史地位:AOL是接入互联网,雅虎是门户互联网,Google是搜索互联网,那么Facebook就是人际关系互联网?
这种貌似深奥的视角着实荒唐。网络的价值在于节点之间的链路,节点的应用层之上就是活生生的人,互联网本身就是人类人际关系的TCP/IP呈现,怎么会"洞悉"出一个人际关系互联网呢? 难道10年之前的BBS不是人际互联网?电子邮件不是人际互联网?即时通信不是人际互联网?
国人对于社交网络的癫狂,可能和这一词汇的不准确翻译有关系。Social Network准确的翻译应该是"社会网络",是一个半学术名词。一个比较明了的注释是:"An association of people drawn together by family, work or hobby.",即按照家庭、工作或者爱好联系在一起的一群人。
似乎是"最外行"的新华社,才能够一语道破美国社交网络网站的实质--那就是"交友网站"。这种网站反映了现实的人际关系,能让人们结交新朋友。如果"交友网站"的术语能够普及,业界或许可以更加冷静地观察MySpace、Facebook。
在克隆高潮开始之前,中国没有Facebook模式的"社交网络",但是如果说中国没有互联网化的"社会网络",那显然是不符合事实。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家庭人际关系的重视,远远超过重逻辑、重计算的西洋文化。如果说中国在TCP/IP的研发上可能落后在了美国之后,但是中国互联网公司把中国社会网络搬到互联网上的能力,却是丝毫不亚于美国人。
中国互联网上不仅有Social Network(社会网络),而且还是一个庞大得让美国人瞠目结舌的社会网络--那就是QQ群。
在没有弄清社交网络、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之前,笔者一度也被MySpace和Facebook之类所迷惑。在长期跟踪报道之后,笔者发现,西洋社交网络的本质无非八个大字--"人以群分、保持联络"。
"人以群分"就是Facebook的Network、按照各种现实中的社会关系进行划分、让网民在虚拟世界获得三教九流的归属感,"保持联络"就是利用各种小应用、小窗件让好友之间互通消息、联络感情、分享体验。
西洋人通过网页的模式实现了"人以群分、保持联络"。在中国,我们比西洋人走得更加领先,早已摆脱了网页的古董模式,进入了即时通信的更高境界。
中国的QQ在普及率上无疑是世界之最,在西洋的IM还不知道群的时候,QQ已经组建了群。QQ的人际沟通功能自然不用赘述,林林总总的QQ群,则实现了网民的"人以群分"。相比西洋人的Network,我们可以进行更加精细的划分。比如买股票都买了"东方航空"的,可以进入东方航空有关的一个群。喜欢做ASP.NET开发的,也可以加入一个群。
QQ群在网络世界所实现的"人以群分",自然是让MySpace和Facebook自叹不如的。
另外,即时通信的便捷沟通能力,更是MySpace、Facebook那些基于网页的沟通无法相比。
为何对Facebook出现如此的膜拜?或许不仅仅是对于美国人的"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也许是长期以来克隆美国互联网业务模式所形成的思维惯性。一旦美国有新东西,第一个反映就是能不能克隆,而不是认真思考这种模式在中国有没有土壤。
美国社交网络和中国的即时通信社会网络相比,具有两大缺陷:沟通方式上网页模式比IM模式更为笨拙;在人际划分上同样也没有QQ群这么灵活。因此,西洋社交网络模式是一种更为落后的应用模式。要想在中国击败QQ群,无异于痴人说梦。
实际上,基于个人资料网页(Profile)的交友模式在中国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如今已经被中国互联网业界抛弃,只有一些征婚交友网站采取这种模式:即首先发布一些个人资料、然后坐等感兴趣的前来联系--"能否做个朋友"。这种落后的模式,正是今天MySpace和Facebook的运作模式。
综上所述,对于西洋社交网络的疯狂膜拜源自一个对于错误翻译的名词的浅薄认识。中国没有所谓的"社交网络",但是中国已经用各种方式模拟了"社会网络",而QQ群则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社会网络应用"。如果套用一下这一错误的翻译,笔者想说,不要把西洋更加落后的MySpace、Facebook模式"当新事物",QQ群才是中国式的"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