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4|回复: 0

宽带光纤接入网的发展方向与技术选择 (4)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7 19: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从EPON/GEPON的结构看,其关键优点是极大地简化了传统的多层重叠网络结构,主要特点有:
  ·消除了ATMSDH层,从而降低了初始成本和运行成本;  ·下行业务速率高达1G bit/s,允许支持更多用户,每用户带宽可以更高,并能提供视频业务能力和较好的QoS  ·硬件简单,无须室外电子设备,使安装部署工作得以简化;  ·改进了电路的灵活指配以及业务的提供和重配置能力。  IEEE 802.3ah规范的GEPON技术的规范性好,上下行波长分别是1 310 nm1 490 nm,上下行速率为1.25Gbit/s,传输距离是10/20km,分路比是16,主要业务是数据和语音,增加一个1 550 nm电视广播波长后,可提供语音、数据和电视三合一的所谓"triple-play"宽带业务捆绑服务,而这将是未来家庭业务的"杀手锏应用"  EPON/GEPON的主要缺点是效率低和难以支持以太网以外的业务。前者是由于采用8B/10B的线路编码,有20%的带宽损失,而APONGPON都采用不归零(NRZ)扰码为线路码,因此没有带宽损失。再加上承载层、传输汇聚层、业务适配效率等原因,使得EPON总的传输效率很低,大约仅为千兆无源光网络(GPON)的一半。  4.千兆无源光网络  2001年,在IEEE积极制订EPON标准的同时,全业务接入网络(FSAN)组织开始发起制订速率超过1 Gbit/sPON网络标准——GPON。随后,ITU-T也介入到这一新标准的制订工作中来,并于20031月通过两个有关GPON的新标准G.984.1G.984.2(速率提高到2.5G bit/s)。按照这一最新标准的规定,GPON可以提供1.244 Gbit/s2.488 Gbit/s的下行速率以及所有标准的上行速率,传输距离至少达到20 km,具有高速高效传输的特点。而且,GPON还在传输汇聚层采用了一个全新的标准GFP,这是一种可以透明高效地将各种数据信号封装进现有网络的、开放的、通用的标准信号适配映射技术,可以适应任何用户信号格式和任何传输网络制式,全面体现了业务提供商对业务提供的灵活要求,而APON/BPONEPON/GEPON对每种特定业务都需要提供特定的适配方法。由于采用GFP映射,GPON的传输汇聚层本质上是同步的,并使用标准SDH125 μs帧,因而使得GPON可以直接支持TDM业务。  从提供的业务看,GPON不仅可以提供10/100 MBit/s1 Gbit/s的业务,而且可以提供VLAN业务和语音业务,事实上可以适应任何现有业务和未来新业务的适配要求。GPON不是制造商驱动的技术标准,而是一种运营商驱动的标准,因此具有更周到的运营利益考虑,速率更高,可达2.4 Gbit/s;具有通用的映射格式,可适应任何新老业务;具有丰富的运行、管理、维护和配置(OAM&amp)特点;对各种业务均具有很高的传输效率,即便对于TDM业务也能高效无开销地传送。  由于三种PON技术的主要成本都是来自光接口的成本,因而其硬件成本相差不多,传输效率是关键。GPON在扰码效率、传输汇聚层效率、承载协议效率和业务适配效率等方面都是最高的,因此其总效率最高,等效系统成本最低。例如,假设TDM业务占10%,数据业务占90%,则GPON的总效率为94%,而APONEPON分别为72%和49%。总的来看,GPON似乎应该具有更广阔、更长远的应用前景。  GPONEPON/GEPON面临的共同挑战有:首先怎样才能在以太网/GFP上有效承载TDM业务并能提供电信级的服务质量;其次,由于GPONEPON/GEPON是点对多点的星形或树形网络,需要通过一个"11"并经过不同路由的光网络来实现电信级的保护恢复要求,网络成本将非常高;第三,目前GPONEPON/GEPON设备的成本主要受限于突发光发送/接收模块以及核心的控制模块/芯片。这些模块要么是技术不成熟无法商用,要么就是价格昂贵难以适应市场需要;第四,GPONEPON/GEPON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不太适合逐步投资扩容的传统电信建设模式,最适合完全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户区域。  五、结语   总的来看,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都有其最佳使用场合和时机,宽带点到点有源光纤系统最适合企事业用户,其中宽带DLC系统适合从传统电话网向宽带网转型的过渡期应用,宽带点到点有源以太网光纤系统适合在低密度用户分散地区应用,宽带点到多点无源光纤系统最适合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户区应用。我国的发展趋势将可能跨越APONBPONEPON阶段,从宽带点到点以太网光纤系统和GEPON开始,乃至很快过渡到GPON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5-2-17 13:54 , Processed in 0.115862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