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44|回复: 4

谁是光纤市场的目标用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24 08: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10年前,56kbit/s的拨号上网被视为互联网接入领域的下一个重大事件。其中我忽略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事实上每个人都知道下一个重大事件是真正的宽带接入。但是问题在于,互联网带宽能够达到多宽?用户需要多大的带宽?如果没有新的接入线路,用户的带宽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即在差不多同一时候,业内很多人士放弃了把光纤铺设到每个家庭的想法。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业内一些极其乐观的论调甚为流行:光纤即将为电信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将使我们在光纤高速公路上自由驰骋。但是问题在于,由于费用高昂,同时把光纤铺设到所有建筑物只是美好的幻想,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无线技术等作为替代,来提高本地环路的速度。
   
    显而易见,有的厂商这些年日子过得比较好,有的在极端不走运的情况下也不轻易退出。DSL成为应用得最广泛的技术,并且赶上了运营商部署IPTV的大好机遇。20075月,爱立信宣布在实验室成功试验了100Mbit/sDSL,城域以太网现在也能达到这样的速度,而香港宽带网络公司(HKBN)进行的试验可能将速度提高到Gbit/s级别。
      那么,谁还需要光纤入户?答案毫无疑问是韩国。韩国KT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10亿多美元把光纤铺设到它所服务的每个家庭。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今年晚些时候IPTV将在韩国推出,而ADSL难以满足IPTV对带宽的需要。目前由于政府监管的原因,IPTV尚未在韩国推出。这是最充分的理由。IPTV最终不可能只通过广播方式提供,而会按照用户需求提供互动节目,并且在同一条接入线路上传输多条高分辨率的视频流。大多数人预计,要想支持这样的业务,运营商必须提供很高的网络速度。这就成为FTTH(更准确地说是FTTx)杀回市场的原因。
      其实FTTx从未远离人们的视线。在过去10年中,日本、韩国以及一些欧盟国家一直在积极稳妥地推进FTTx,美国运营商激烈角逐IPTV/高速数据业务的时候更是加大了对FTTx的部署力度。OECD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在OECD国家,70%的宽带用户使用的是FTTH/FTTBIn-Stat表示,亚太地区有近1/10的宽带用户使用FTTx连接。更有甚者,日本和韩国准备在2011年之前用光纤接入替换掉现在所有的DSL。这其中当然有着政府对FTTxDSL的干涉,但是这并不足以解释美国FTTx市场为什么会风起云涌。例如,Verizon推出的FiOS服务计划在2010年之前发展300万~400万用户,这一目标并不激进。此外,光纤的部署成本也在显著下降。Infonetics研究公司最近指出,EPON上的一些元器件,例如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终端(ONT)的价格与VDSL上的基本持平。
      然而我仍然怀疑日本和韩国会是特例,至少目前是这样。我们能够确定的是,随着用户对多媒体业务、家庭网络、运营商级以太网业务需求的增多,越来越多的FTTx将得到部署。但是,不是每个亚洲人都需要或者能够支付得起FTTx所支持的上述应用。运营商有很多种备选方案,它们会在有必要的地方部署光纤,在其余的地方采用DSL和无线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08: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谁是光纤市场的目标用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24 08: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谁是光纤市场的目标用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24 08: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谁是光纤市场的目标用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9 12: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谁是光纤市场的目标用户?

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11-26 10:47 , Processed in 0.146040 second(s), 23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