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七年六月,我作为跟班小弟,和公司资深大哥去日内瓦国际电联标准化大会(ITU-T)见识了一回。
我是如何和ITU扯上关系的呢,说来话长。我毕业后在国内打拼过一段时间,后来阴差阳错的落脚在南欧一小国,混在一家跨国电讯大公司当地的研发中心,从事以太环网保护机制的研究。公司推销我们的产品时,几乎每个客户都问,你们这个机制标准化了没有,公司总是硬着头皮说,虽然现在还没有标准化,但是我们正在努力推进中,保证以后的标准和我们公司产品的机制差不了多少。虽然有些客户半信半疑的买了,但是老客户成天问标准化进程,新客户总是提同样的问题。销售受不了了,标准化本机制上了公司的日程表。
一开始,一位专门负责标准化的以色列大姐主推,IEEE推了又在ITU推,可惜始终不得法,一方面她不是很熟悉本机制,另一方面她属于那种疾恶如仇性子急风风火火的类型,有你没我,不特别擅长于达成妥协,被竞争对手绵里藏针四两拨千斤的始终找不到发力点,屡遭挫折,IEEE总是说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以及扩展已经足以解决任何问题了,ITU里做线性保护(Ethernet Liner Protection)的觉得环网保护机制没有什么必要,线性保护足够了。不得已,以色列大姐开始寻求帮助,碰巧当时我所在地研究中心也想进军标准化领域,公司的以太环网保护机制也是我们这里研发出来的,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共同的漫漫标准化之路。
第一就是要确定主攻方向,到底是IEEE还是ITU呢,IEEE难度太大,那里奉STP为圣杯,根本是修改不得,而且公司在IEEE也没有什么人,影响力小,ITU虽然难度也大,但是我们这里过去就是做传输网,SONET/SDH,对ITU的流程和术语比较熟悉,再说ITU对散漫的以太网早有不满,已经开始修改它去符合运营商的需求。于是大家准备文档,参加ITU相关的暂时会议(Interim meeting),联系感兴趣的其他公司,几番波折后,终于2006年底成功的把以太环网保护机制的研究摆上了ITU的标准化日程。
标准标准,就是收编各地军阀。实际上在标准制定之前,各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私有(Proprietary)解决方案,每家公司自然希望自己的方案成为制定标准的基础,底线是改动越少越好,即使其他的机制被采用了,相关的修改最好也是软件修改,不涉及硬件的替换。几家各怀鬼胎,互不想让。如果没有个统一的意见,如何决定最后的标准呢?IEEE采取投票多数制,有投票权的人士集体投票,获得多数票的机制获胜;ITU采取意见统一制,原则上每家公司都要同意。ITU因为是联合国下的一个组织,除了业界的代表外,还有国家代表,国家代表有一票否决权。有次我被会议上的争吵弄得很沮丧,一位资深的同僚就劝我这个还是小意思,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标准的制定,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就等着大家举手通过了,突然来个某小国代表,就是不同意,说他看不懂文档,不能冒然同意,四周疲惫不堪的各个公司的技术专家几乎吐血昏倒,只好替小学生上课,一条条的解释给他听,多花了一周的时间才让他点头。还有人曾经坚决要把文档中美式英文的拼写改为英式英文的拼写。我以前还参加过IETF的会议,那里的表决方式就更加有趣了,大家发出某种嘘声,会议主持人根据嘘声大小决定文档接受不接受。
以太环网保护机制开始冷冷清清,没有几家公司感兴趣,没想到一被摆上了ITU的标准化日程,大把的公司开始跟进,相关的文档占据了我们这个小组的大部分讨论,意见太多,标准初稿的表决也从零七年推到了零八年。标准的制定过程正如一句老话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开始,我们公司就和另外一家公司(暂且称为公司N)较上了劲。一方面,N公司的机制和我们的机制相差比较远,融合困难,另一方面,以色列大姐对N公司没有什么好印象,觉得N公司有意拖慢标准进程,估计以前也吃过亏,她的原则是寸土必争,针锋相对。几次斗争下来,有输有赢,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几家公司提交了自己的机制后,我们和N公司就开始互相挑刺。双方咄咄逼人,电子邮件一封借着一封,问题排山倒海般的压来。我们那两天其他的事情都不做了,时间全花在答复邮件上了,这时候就需要比较扎实的技术功底,避免在来往的邮件中被对手抓住空挡。随着各种小问题的逐渐澄清,关键的问题集中在一点上, N公司想在以太网的数据格式中新增一个环网的VLAN TAG,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必要。问题一旦清晰,其他公司的人员也加入讨论,基本的意见是ITU不负责以太网数据格式的改变,这种事情应该在IEEE讨论。N公司也是明白人,一看风头不对,马上在自己的机制中加入了两种状态,一种需要新的以太网数据格式,一种不需要。借坡下驴,左右逢源,该项问题的讨论到此为止。
上文说过,ITU文档需要全体同意才能通过。现实中很难达到全体同意,最多是全体不反对。如果对手提不出有力的反对意见,自然文档可以通过了。如何达到广泛的共识呢,这个就需要很多幕后的工作。分析过各家公司提交的文档后,我们确定T公司为潜在的合作伙伴。T公司本身是运营商,和我们设备制造商没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T公司也非常希望以太环网机制的标准化,大家互相理解对方的焦急心情。T公司带队老大经验丰富,在ITU中很受人尊重,熟悉标准的制定过程。最重要的是T公司提出的机制和我们的非常相似。我们尽量利用各种场合和T公司主动接触,包括工作午餐,晚餐,以及电子邮件。大家最后达成战略上的同盟,对我们帮助很大。
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仔细分析过自己的机制,确定了几个优先级,第一优先级是确保核心机制不受影响,第二优先级是尽快推动标准化进程。在确保这两个优先级的条件下,我们有些时候必须放弃一些自己的立场来获得一定的妥协。大目标确定了,小问题不应该成为绊脚石。
会议上的讨论很重要,但会议下的讨论更加重要。非正式讨论的一大好处就是双方可以比较坦诚,解释真正的问题所在。有一次某公司对我们的一个建议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冠冕堂皇。后来私下沟通后才发现他们的产品线使用某种统一的平台,他们担心这个建议会给自己产品的升级造成极大的不方便。真正的问题确定后,我们修改了建议,提出了比较灵活的替代方案,最后顺利通过。另外的好处是增进个人之间的了解,使自己融入讨论小组的大环境。ITU下的讨论小组的人员往往是固定的,都是各家公司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熟悉一下,对自己的工作很有好处。可能这个标准两家公司是竞争对手,下一个标准又成了合作伙伴了。另外,他们都是很强的技术专家,即使不工作在你所关注的技术领域,一样可以提出有用的建议。
技术专家也是人,也要吃饭娱乐。我认识一位个人爱好是收集各种语言版本的漫画。所以不讨论问题时我们也可以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如果本公司有这个实力,可以主动要求举办例会,增强人脉。
在日内瓦的会议上,一个可喜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和政府代表参与标准的制定。我是替老外公司打工,工作的同事也是老外,就从外人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感想。先谈缺点,再谈优点。
语言还是一大问题。当然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一开始的起跑线就不公平。但是有些中国公司的同胞的英语真是不敢恭维,别人问的很简单的问题都听不懂。我想我们中国公司的人材那么多,既然是在老外的地盘上用老外的规则游戏,英语达到一定的水准不是过分的要求吧。除了听说问题外,有些公司的文档的准备也不细心,写的含含糊糊,可读性很差。那些主管经理该打屁股,也太儿戏了点。
观光团现象严重。有些中国公司平时的暂时会议根本不派人参加,在日内瓦举办的例会突然来了无数的陌生面孔,对以前会议的文档也不了解,提出的建议自然也如过眼云烟,根本没有影响力。
不过我们中国有些公司早早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比如H公司,国际化脚步一步步走的很踏实。公司里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标准化的工作,协调沟通公司的研发部门,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对自己的公司的利益寸步不让。同时广开大门,不拘一格用人材,招聘了很多外国人替自己工作,这些老外技术精湛,对标准的制定很熟悉,语言更是不成问题。H公司在欧洲,美国,中国都有自己的研究所,潜力巨大,不容任何一家国外公司小视。
日内瓦风光如画,景色迷人。国际标准的战场却是硝烟四起,你争我夺。我们中国人在这个战场上是后来者,更要小心谨慎,眼明手快,争取打下自己的一片地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