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8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一练9.1#MOSFET在电源设计中的损耗特点及优化方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 10:50: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为鼓励大家动手动脑,早日成为技术大牛。电路城论坛现在推出#每日一练#栏目,由版块版主出题及提供答案,内容涉及电源,射频,单片机等各种技术话题。我们会在周一至周五的早上10:30更新问题和前天问题的解题思路及答案。欢迎大家参与。

本期内容来源于:




       Casper.T,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在读硕士,对模拟通信,智能电子设计以及FPGA图像处理和加速器有丰富的设计经验。现主要从事电子信息技术运营方面的工作。


MOSFET作为主要的开关功率器件之一,被大量应用于模块电源。了解MOSFET的损耗组成并对其分析,有利于优化MOSFET损耗,提高模块电源的功率;但是一味的减少MOSFET的损耗及其他方面的损耗,反而会引起更严重的EMI问题,导致整个系统不能稳定工作。所以需要在减少MOSFET的损耗的同时需要兼顾模块电源的EMI性能。
开关管MOSFET的功耗分析

MOSFET的损耗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


1.通态损耗;2.导通损耗;3.关断损耗;4.驱动损耗;5.吸收损耗;
随着模块电源的体积减小,需 要将开关频率进一步提高,进而导致开通损耗和关断损耗的增加,例如300kHz的驱动频率下,开通损耗和关断损耗的比例已经是总损耗主要部分了。
MOSFET导通与关断过程中都会产生损耗,在这两个转换过程中,漏极电压与漏极电流、栅源电压与电荷之间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现以导通转换过程为例进行分析:
t0-t1区间:栅极电压从0上升到门限电压Uth,开关管为导通,无漏极电流通过这一区间不产生损耗;
t1-t2区间:栅极电压达到Vth,漏极电流ID开始增加,到t2时刻达到最大值,但是漏源电压保持截止时高电平不变,从图1可以看出,此部分有VDS与ID有重叠,MOSFET功耗增大;
t2-t3区间:从t2时刻开始,漏源电压VDS开始下降,引起密勒电容效应,使得栅极电压不能上升而出现平台,t2-t3时刻电荷量等于Qgd,t3时刻开始漏极电压下降到最小值;此部分有VDS与ID有重叠,MOSFET功耗增大
t3-t4区间:栅极电压从平台上升至最后的驱动电压(模块电源一般设定为12V),上升的栅压使导通电阻进一步减少,MOSFET进入完全导通状态;此时损耗转化为导通损耗。
关断过程与导通过程相似,只不过是波形相反而已;关于MOSFET的导通损耗与关断损耗的分析过程,有很多文献可以参考,这里直接引用《张兴柱之MOSFET分析》的总结公式如下:


备注:为上升时间, 为开关频率, 为下降时间,为栅极电荷,为栅极驱动电压 为MOSFET体二极管损耗。


问:根据以上MOSFET损耗特点的分析,把你的优化方法写在下面吧?

答: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参与讨论,即可快速获取以下几本电源书籍(电子版)

想成为论坛版主?想在#每日一练#展现你的技术才华?请联系工程师小助手Q:2740521371或邮箱:yanfen.mo@supplyframe.cncaihong.xiao@supplyframe.cn


回复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9-26 20:36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地板
    发表于 2020-9-11 13:16:1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讲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7 10:31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7#
    发表于 2022-7-16 11:20: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2 1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9#
    发表于 2024-8-8 11:11:4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讲解
    感谢楼主的讲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5 下一条

    有奖活动|英飞凌智能座舱直播活动
    3月12日,英飞凌将携手大联大品佳集团,从行业痛点出发,结合最新技术发展,深入解析智能座舱的技术革新与未来趋势,现场还会有嘉宾为您提供一对一答疑服务。无论您是科技爱好者、工程师,还是投资者与行业分析师,这场直播都将为您揭开智能座舱的核心技术密码!

    查看 »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5-4-30 08:37 , Processed in 0.210814 second(s), 34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