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41|回复: 0

[原创] 疫情道路监测点信息叠加解决方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8 17: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一、背景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2020年的春节非常的与众不同,截止目前全国确诊已有78196人,疑似病例2491人,死亡人数2718人,全国各城市各部门全面参照“封闭式”管理模式,严控外来人员进出,从而有效阻断病毒传播渠道,最大限度减少传播风险。

疫情爆发期间某高速客户向我们公司提出进行车牌号的识别、体温叠加到视频画面上需求,山东恩易技术人员齐心协力,不惧远程办公的困难快速为客户制定系统方案,此系统将车辆人员身体体温进行叠加显示到画面上,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来追查车辆的来源,减少工作人员的感染,此方案不仅因为高速公路及国省道入口关,也成为了防控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控制疫情外防输入方面的主战场,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便于人员后期的核查。

由于疫情的突发特性,现在各城市的道路检查点采取的是人工记录的方式对车辆、人员等信息进行手工的记录,信息不能进行及时的汇总及核查,排队登记存在更大风险,是时候让我们安防同行为国效力的时候了,山东恩易联合合作伙伴为道路关口检查点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为防疫战役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二、检查点需求分析

疫情道路检查点实施方案,会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为快速疫情检查区,另一个区域为隔离劝返区。

快速疫情检查区流程分析:

1. 车辆到达检查口,根据车牌识别信息,进行一次分流,分离出外地及疫区车辆,由交警引到至隔离劝返区,本地车辆进行车牌信息的自动登记;

2. 由检疫人员对车内驾驶员及乘客,进行额温的检测,并对体温进行记录,一旦发现乘员体温超过37.3℃的,交警引到进入隔离劝返区,体温正常的进入下一流程;

3. 车内乘员体温正常的车辆对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抓拍,作为证据保留,快速放行;



隔离劝返区流程分析:

1. 外省及疫区车辆进入,对车辆信息、人员详细信息、体温信息进行备案,直接进行劝返,如果体温正常,必须驶入的,由其主管部门领人,并安排14天的隔离无异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复检异常的,直接由120送往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排查;

2. 本地车辆乘员有体温检测异常的,对车辆信息、人员详细信息、体温信息进行详细备案,对乘员进行体温复检,复检异常的,直接由120送往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排查;


三、检查点实施方案

山东恩易详细剖析疫情检查点的业务流程,联合合作单位,有针对性的对检查点进行数字化改造,能够实现信息的自动化记录及报警,并将数据以数字水印的方式保存至视频录像中,为后期的疫情的排查,责任的划定,提供有力的依据,切断输入型病例的增加,打好这场“阻击战”。

快速疫情检查区解决方案:

1.车辆到达检查口,由车牌识别摄像机进行车牌的识别,车牌识别后车牌信息会直接发送给Modbus网关(视频叠加器),车牌信息会叠加显示在,人脸识别摄像机的视频画面上;

2.防疫人员会手持红外温湿度传感器对车内人员进行体温的检测,体温信息会在温度检测仪上实时进行显示,温度检测仪会将数据同时送给系统软件及Modbus网关(视频叠加器),体温信息会以数字水印的形式叠加显示在视频画面上,如图上所示,一旦体温超过37.5℃,温度监测仪会给硬盘录像机一个开关量信号,即可实现远程的报警联动及对录像的定性查询。



3.人脸识别摄像机会一直对着驾驶员位置,指导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此时的人脸识别摄像机上不仅记录了驾驶员的人脸信息,也会叠加显示着车牌信息、车内乘员的体温信息,至此检查完成。

道路检查点视频叠优势:

目前信息完全由人员来判断记录的现状,能够更好的排除人为的因素,能够加快正常车辆的通行效率,做到了整个检查过程的视频记录,记录信息不会被篡改。实现快速记录,永久保存视频录像

四、总结

疫情并不可怕,只要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山东恩易也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为这次战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公司在视频叠加及物联网数据采集方面的优势,为战胜疫情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在此郑重声明,为抗击疫情客户提出的定制需求,山东恩易将不收取任何定制费用,并保证项目的及时交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5-1-3 22:55 , Processed in 0.106824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