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61|回复: 0

[经验] 小米10官方拆解,详细科普散热系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4 13:48
  • 签到天数: 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20-2-14 09: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2 月 10 日消息 今天小米手机官方公布了小米 10 的散热设计,号称采用 " 有点夸张 " 的立体散热系统,刚刚小米手机官微又详细介绍了该机的散热系统。
    小米称,小米 10 系列在散热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布局和诸多优化,不计成本的多种散热材料构筑起也许是目前最奢华的散热系统。通过超大面积 VC、石墨烯、多层石墨组成立体散热系统,配合多点热敏电阻监控,让小米 10 系列在高负载运算的游戏、快速充电以及 5G 高速下载中都能提供冷静畅快的使用体验。



    官方称,小米 10 系列采用了目前顶级的散热材料 VC 均热板,而且是目前市面上最大面积的 VC。



    VC 均热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相变材料从液体变成气体吸收热量,当热量由热源传导至 VC 腔体时,腔体里的冷却液受热后气化吸热,体积迅速膨胀充满整个腔体,当接触到温度低的区域时便会产生液化的现象,借由凝结释放之前吸收的热量,冷却后的液体通过吸液芯回流到热源区。



    小米 10 系列的 VC 均热板同时覆盖了 SoC、电源管理芯片以及 5G 芯片区域,延伸到整个电池仓。而且从结构设计上,传统手机 VC 均热板仅边缘同中框接触,热传导效率相对有限,小米 10 在堆叠结构上进行定制优化,VC 均热板同中框之间采用超大面积接触,大大提升了热传导效率,利于 VC 均热板的热量迅速传导到中框进行散热。
    3050mm 的超大面积 VC 均热板,配合全热点覆盖式布局以及大面积中框接触,大大提升了高负载运算、快速充电和 5G 高速下载时的散热能力,迅速带走核心热量,高效散热,让小米 10 系列时刻冷静。



    小米 10 系列还采用了独特的石墨烯散热材料。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是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小米 10 系列所采用的双层主板堆叠结构,在两块主板之间加入了石墨烯散热层,几乎完全覆盖了两款主板之间的接触空间,大大提升了双层主板间的导热性能。



    除超大面积 VC 均热板外,小米 10 系列还内置了 6 层石墨片作为补充散热,让手机整体的温度更加均匀。手机内部石墨覆盖度达到整机的 70% 以上,背面大面积石墨片完整覆盖了整个背板,同时覆盖上下音腔。而且在关键发热部件周围,小米 10 都增加了独立的石墨散热覆盖,例如在摄像头下方加入专门为相机散热的双层石墨,在闪光灯周围配备专属石墨。



    此外,小米 10 内部采用了大量的铜箔和导热凝胶,散热能力覆盖到机器内部的每一处小细节,配合超大面积 VC 均热板、石墨烯以及 6 层石墨结构,对主板形成了上下包夹的三明治结构,组成立体高效的全方位散热系统,大大提升了小米 10 的整机散热能力。
    另外,小米 10 系列内置矩阵式温度传感器,机器内部分布排列了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精确感知 5G 芯片、CPU、相机、电池、充电接口等不同区域的温度情况,实现对手机各区域温度的实时监控。



    不仅如此,依托于多个内部温度传感器,小米 10 采用了基于 AI 机器学习的温度控制策略,在实验室对二十多个用户场景进行热测试,记录瞬时的温度变化后,对几十万个温度采样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不同场景下的手机表面温度,建立壳温模型。通过手机不同区域实时的温度数据,匹配最合适的 AI 温控模型,合理调配整机的温度控制策略,让手机的温控更加精准细腻。
    小米 10 系列将搭载骁龙 865 处理器,全系采用 LPDDR5 内存、WiFi 6、UFS 3.0 存储,后置 108MP 竖排四摄(消息称后摄具体配置为 108MP + 48MP + 12MP + 8MP 传感器)。设计方面,小米 10 系列均采用左上角挖孔曲面屏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5-1-21 15:30 , Processed in 0.119952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