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2|回复: 0

(AC/DC) 主要部件的选定-MOSFET相关(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8-2 13:5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9-10-14 14: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变压器的设计结束,接下来是开关元件,本节说明MOSFET Q1的选定和相关电路构成。
    最初,根据开关电压或电流等来选定MOSFET Q1。对此,本稿将说明“主要部件的选定-MOSFET相关 其1”。
    接着决定调整MOSFET栅极驱动的电路、二极管 D4、电阻R5、R6,而且,决定限流和斜率补偿上必要的电流检测电阻R8。这部分将在“主要部件的选定-MOSFET相关 其2”中说明。
    先说明此部分电路如何说明。以D4、R5、R6调整从IC的OUT(PWM输出)端输出的信号,让MOSFET Q1能够正确工作,然后再驱动MOSFET的栅极。MOSFET Q1开/关经过整流且流向变压器 T1一次侧的高电压,将其电能传送至二次侧。Q1在ON时Ids流动,但因为并非无限制流动,是故利用R8检测电流并加以限制。请参照“绝缘型反激式转换器电路设计”项中的整体电路内容。
    MOSFET Q1的选定
    首先,要先理解只有纸上谈兵是难以进行MOSFET的选定,但仍然必须依赖过往的经验法则。而且,最后实机确认必须降额至哪个程度后,再来决定MOSFET。
    MOSFET的选定时,基本的探讨事项有以下几个。

    • 最大漏极-源极间电压(Vds)
    • 峰值电流
    • 导通电阻(Ron)的损耗
    • 封装最大容许损耗(Pd)
    未曾有过相关经验法则时,将没有任何根据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此时可以考虑Vds和Ids。
    ① Vds(max)
    可经由下列公式算计Vds(max)。
    Vds(max) = Vin(max)+VOR+Vspike
    =264V×1.41+(12V+1V)×30/6+Vspike=437V+Vspike*
    VOR:VO=Vout+VF乘上变压器的匝数比Np:Ns参照“变压器设计(数值计算)”。
    Vin(max):可支持最大AC电压峰值(264V×√2)
    Vspike:峰波电压
    *不容易计算Vspike,因此本例题中,在增加缓冲电路的前提下,根据经验法则决定为400V。
    ② Ids
    Ids以选定Ippk×2左右的元件为标准。根据“变压器设计(数值计算)”Ippk=2.32A
    Ids=2.32×2=4.64A
    根据上述结果,选定Vds(max)达800V左右、Ids达5A左右的MOSFET。例题的电路选定ROHM的R8005ANX(800V、5A)。此外,该MOSFET的导通电阻 1.6Ω,封装则是TO-220F。
    再来,实际使用上述的MOSFET,在电路测量Vds、Ids和发热状况,确认降额足够。输入电压低时,MOSFET的ON时间会变长,因导通电阻Ron损耗发热增大,特别是采用国际通用规格输入(AC85V~AC264V)时更是必须多加注意。必要时加装散热器作为散热对策。
    视MOSFET的厂商而定,提出损耗的测量方法或进行确认的方法。以下示例仅供参考。


    从摘录网站画面中的①开始,操作鼠标依序点击后,就可以阅览计算元件温度和判定能否使用的方法。对于实机操作时的确认作业应该有所帮助。
    因而,最终选定MOSFET。到此,至于栅极驱动调整电路和电流检测电阻将在“主要部件的选定-MOSFET相关 其2”中说明。

    关键要点:

    ・选定开关晶体管(MOSFET)主要考量漏极-源极间耐压、峰值电流、导通电阻损耗、封装容许损耗。
    ・单纯的纸上计算仍很难严谨地做出选定,仍须靠经验法则和实际测量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5-1-11 14:30 , Processed in 0.116253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