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6|回复: 0

【技术分享】移动通信基站与电磁辐射科普小知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4-9 13: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电磁辐射是电磁能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它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

表1 部分国家和组织的公众辐射限值标准
表2 常见的家用电器与基站的电磁辐射值


一、什么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电磁能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它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
而人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各类用电设备,如广播电视发射机、微波、雷达、移动电话机、无线对讲机、移动通信基站、微波炉、磁共振设备、电视机、计算机等。


二、什么是“电磁污染”?

当电磁辐射能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逐渐出现负面生物效应,可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于是就成了大家所说的电磁辐射污染,即过量的电磁辐射就变成了“电磁污染”。“电磁辐射”与“电磁污染”是两个不同概念。


三、电磁辐射的强度与国家标准

由电磁辐射概念可知,电磁辐射其实是一种能量,它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强弱,其强度大小的量纲单位主要有功率密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

功率密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所接收或发射的高频电磁能量,单位是瓦/米2(W/m2),在高频电磁辐射环境评估时功率密度常用微瓦/平方厘米(μW/cm2)表示。

磁感应强度:表示单位体积、面积里的磁通量,用于描述磁场的能量的强度,单位是特斯拉或高斯(T或Gs)。

电磁辐射能量引起的生物效应与电磁辐射强度、照射时间、辐射波的频率、生物体曝露物理长度有关。

我国为了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电磁技术发展,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通常采用电场强度V/m和功率密度μW/cm2作单位。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社会大众公共安全,并颁布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该规定的电磁辐射限值标准比国际标准要严格许多(见表1,通常用于射频段),并将标准限值确定为40μW/cm2。

国际上,通常将工频段(即频率50Hz)辐射限值标准取为0.4微特斯拉(μT)。

从表1可知:我国的公众辐射限值标准仅为40μW/cm2,比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和欧盟国家标准严格10倍以上,比澳大利亚标准也严格5倍。


四、常见家用电器与基站的电磁辐射值

通常情况下,常见的家用电器都有相应的安全标准。对通过标准检测的产品,可以放心使用。

从表2显示可知:室内无线电路由器在0.3米处电磁辐射值与移动基站在10米开外的电磁辐射值大体相当。

微波炉、电吹风、手机在使用距离内电磁辐射值较大。微波炉在门缝0.3米处的辐射典型值为18μW/cm2,大于一级标准区域限值;电吹风风口0.1米处的辐射典型值的上限达8.0μT,大于标准限值【0.4微特斯拉(μT)】。电吹风使用中引起的人体生物效应是否大于其它电器呢?未必,因为电吹风的工作频率较低,远低于微波炉、手机的工作频率,因此,没有必要夸大电吹风电磁辐射值对人体的影响,拒绝使用电吹风。


五、室内减少电磁辐射的小知识

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六、为什么基站密度越高辐射强度越低?
电信运营商从满足更多移动通信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需要着重解决网络通信容量的问题。移动通信网络中扩容的基站越多,则单基站发射功率越小,覆盖范围越小,电磁辐射也越小。在一定区域内,蜂窝越小,越密集,通话容量就越大。基站的密度越大,基站发射的功率就越小。同时,与基站越近,手机发射功率也越低。也就是说,基站建得越多,人受到通信设备的辐射反而越小。


1.jpg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11-19 12:44 , Processed in 0.134498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