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输入和输出两个晶体管的c、e压降相等的情况下,输出电流是输入电流的ß/( ß+ 2)倍,它不是1倍,且与ß相关。这个缺点,对MOSFET组成的电流镜来说,是不 存在的。 第二,输出电流与输出晶体管c、e压降密切相关,压降越大,输出电流越大。这个缺 点对任何可电流镜来说,都是致命的。一般来说,电流镜的输出具有固定的电压源,如图 Section35-2中的£c ,当负载电阻接入后,如果保持输出恒流,那么负载变大时,负载两 端的压降就增加了,留给电流镜输出端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压降就会变小,客观上导致实际的输出电流也就变小了,难以做到始终恒流。 三晶体管威尔逊电流镜 如何改进前述的双晶体管电流镜,以克服上述缺点? 1967年,美国的George R. Wilson (威尔逊)和Barrie Gilbert,两位Tektronix公司的设计师,为此进行了挑战。威尔 逊熬了一个通宵,给出了如图Secti〇n37-l所示的电路结构一后人称之为威尔逊电流源 或者威尔逊电流镜~~赢得了挑战(信息来自维基百科)
威尔逊电流镜的核心改进是增加了第三个晶体管03。通过的作用,第一,保证了 Q1和Q2两个晶体管的UCEQ非常接近,Q1是1.4V , Q2是0.7V ,图中可以清晰显示这个结 果。这几乎克服了前述电流镜的缺点二,很大程度上减小了 Early效应对电流镜的影响。这 是最为核心、的一点,我估计威尔逊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结果。第二,通过电流计算, 可以得SI在不考虑Early效应的清况下,输入输出电流比,也更为接近于1。计算如下: 各支路电流如图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