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28|回复: 0

三网融合难点、切入点探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9 09: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享到:
 (金钱猫科技)  
   三网融合,不仅仅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融合,而且是三大网络的业务融合。三网融合要求技术层面标准统一,网络层面实现互联互通及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面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合作与业务竞争上,朝着多样化、多媒体化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方向发展。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需要趋向统一。
一、三网融合推进难点 
1、三网融合技术规范 
   非市场化运营的广电业与完全市场化的电信业竞争,双方在发展理念、市场观念、服务标准及内容准则上存在很大差异。这迫切需要监管机构牵头制定三网融合技术规范,包括IPTV、互联网电视及手机电视技术规范,内容规范,服务规范,资费办法,及信息内容安全与管理规范。三网融合相关技术规范,是监管机构对三网融合后的市场和业务监管的政策依据。 
2、三网融合不能等待 
   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三网融合阶段性目标,2011年至2012年完成双向进入,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十二五”末全面实现三网融合。不能把三网融合推进中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政策和体制,要创造条件解决问题。广电、电信可以就某一个共性需求先行合作,通过合作摸索可以使双方共赢的合作模式,探索性地解决融合推进中的难点和疑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摸索方法。
3、三网融合运营商竞争
   三网融合的难点是各运营商之间的牌照之争,焦点是播控权之争,疑点是用户之争。 其实牌照是不用争的,因为互相准入是国家政策确定的;用户也用不着争,用户会根据网络业务及其价值行使选择权;所谓播控权之争,是行业监管问题。广电不能既运营又监管,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这个问题迟早也是要解决的。在当前三网融合推进焦灼期,应该立足三网融合相关产业链的建设,包括终端、业务及其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二、三网融合推进的切入点 
1、引入公平竞争机制 
    播控权是广电、电信双方的核心诉求。电信部门坚持无播控无融合;广电部门虽在政策上取得播控权,但技术与体制上的落后又使其难以真正获得“主导地位”。双方互不相让并在各地发生了各种冲突。
    三网融合,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国家战略,因而应该是更开放、更公平及更多地考虑用户权益。双方以何种方式将互联网接入电视,选择何种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应该由地方运营商来选择,提供内容集成播控平台者承担管理责任,提供内容者承当内容责任。网络可以共建,平台可以自建,资源可以共享,用户有权根据价值来选择平台和内容。建立合理的公平竞争机制,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格局,保证三网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
2、重点发展三屏合一 
   三网融合伴生的“三屏合一”终端,将再次提振中国电子制造业,并藉此加快实现终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产业升级。目前,广电终端的水平化与智能化水平还不够,电信终端在通信芯片、操作系统及软件应用开发上还有待提高。广电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都应站在国家产业发展高度,携手产业链,力求在网间多模终端、智能终端及三网融合终端的研发与制造上有所突破。 
3、战略投资内容产业 
   三网融合,将电信业务、电视业务及互联网业务整合到一个平台和一个终端,为同一个用户提供所有的业务。三网融合,将为国家信息制造业、信息化业、传媒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迎来全新机遇。 
   广电缺乏适合电视机的互联网应用,电信缺乏适合手机的电视节目,互联网缺乏有竞争力的个性化视频内容,内容终成三网融合瓶颈。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牵头主管部门是文化部,产业发展基金和产业扶持政策如何向三网融合倾斜,通信发展、软件服务、信息化推进及电信运营与管理部门如何向信息内容服务产业倾斜,广电网络如何以更开放的心态与电信互联网业界合作,创新电视互联网传媒内容,是三网融合推进中各有关政府部门和三网融合建设、运营及产业链各界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 
   有专家预测,如果实现三网融合,固定宽带电信互联网承载的多媒体业务将超过移动通信网数据业务,因此拉动的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6000多亿,为国民经济GDP净增0.8个百分点。以宽带作为多业务承载平台,利用电信数据传输网传输广电提供的高清晰电视节目,利用机顶盒等设备在一条入户线上实现上网、打电话、看电视等多业务,正在被中国城市和农村老百姓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注册/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手机版|小黑屋|与非网

GMT+8, 2024-11-24 03:56 , Processed in 0.112504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 On.

ICP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176  苏ICP备14012660号-2   苏州灵动帧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037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