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条赛道上,国产车企却更难了!2024年7月25日,一则#女子称新车自燃厂家第一时间撬车标#的话题登上了多平台热搜,引发了全网关注。该事件讲的是在7月24日,浙江杭州某地发生了一起极狐汽车自燃事件,事故发生后联系厂家,厂家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将车辆盖上黑布,其中还有一人在拆车标。
事件经网络发酵,引起一片哗然,随后极狐汽车也发文道歉,称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不当的处理行为,给车主和广大关心极狐汽车的朋友带来了非常不好的感受。虽如此,很多网友依旧认为此行为伤害了品牌形象,体现不了企业的担当。
放眼这几年汽车行业,很多车企,尤其是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在舆论的处理上经常会采用过激的手段,像是在发生事故后盖黑布来遮挡车辆信息的报道屡见不鲜,通过掩耳盗铃式的操作,减少大众对品牌的关注,已然成为很多国产车企消除舆论关注,减少品牌负面新闻的重要手段。
落后生的心病?
禁止传播了就是没发生了?很多网友对于现阶段国产车企处理舆论的手段嗤之以鼻,但这些行为真的是这些国产车企主动想做的?汽车行业的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引擎之一。作为制造业的核心领域,汽车工业不仅推动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进程,还在技术创新、就业创造和国际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我国汽车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1月~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 389.1万辆和1 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截至2024年6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了3 000万辆。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不仅在汽车销量上持续领先,还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回顾曾经的中国汽车行业,也经历过无人看好的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汽车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汽车主要依靠进口,国产汽车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有限,质量和技术水平也相对落后。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开始重视汽车工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合作的方式,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汽车生产体系。
有从无到有的经历,让中国汽车产业感受到了落后生的艰辛,也迸发出了奋起直追的决心。“太想进步了!”、“要守住现有的一亩三分地”是现阶段中国车企的真实写照,在这一心态下,国内汽车产业取得了飞速进步,但也让行业走入了误区,技术越来越偏,营销越来越花,噱头越来越多成为汽车行业的常态,“营销重于技术”也成为现阶段行业普遍的认知,尤其是随着某些科技企业入局汽车行业,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不犯错,多正面,强造势成为众多车企宣传的目标,也正是因为这一目标,让很多车企在发生负面事件后胆战心惊,更有越来越多车企专门组建团队,来消除舆论,减少负面新闻的发生,最为直观的就是越来越多车企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法务部,以应对突发事件。
越想消除舆论,舆论反而越来越多!随着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监督手段越来越普遍,人人是媒体,处处是监控的时代正在到来。在某一事件发生后,公众和媒体可以迅速获取并传播信息,让事件迅速发酵。这种信息透明化和传播速度的提升,迫使被监督方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必须更加迅速和有效地进行应对。也正因如此,也有很多车企剑走偏锋,想通过非常规手段,来减少负面新闻的传播,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时采用的策略过于极端和离谱,反而得不偿失。正如这次极狐汽车自燃事件,在这些人的离谱操作下,让事故被大肆宣扬,通过遮掩事实、急于控制舆论或采取过激的举措来减少影响,往往会引发更大的公众关注和媒体报道。
“双标”行为,无奈“删评”?
之所以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在遇到突发事件后,第一反应是“被迫”掩耳盗铃,更多是因为大家对我们自己品牌的高期望和严格标准,“双标”对待国内品牌,更是希望自家小孩可以“更加完美”。其实“别人家孩子”的想法一直在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在相关事故的反应上也是尤为明显。
当国产品牌陷入舆论漩涡时,出现大肆的宣传和传播,更多是自家品牌无法与国外品牌抗衡的无奈与焦急。这一“双标”行为在汽车行业其实更胜,同为新能源汽车,很多人对国产品牌的关注度更高,期待也更高,但也正因为“别人家孩子”的想法存在,让国产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被对待得更加严格。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国外月亮比国内圆”的一些人的存在,“买进口车永远比买国产车更好”一直是他们的口头禅,这也让一些国产品牌在陷入舆论时,被这些人抓住了可以作证自己想法的实例。更有一些“刺头”,始终怀着一种看谁都不爽的心态,批判一切事件,希望借一些事件制造舆论,凸显自己的风格,吸引大家的关注。舆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能够迅速塑造公众对企业和品牌的认知和态度。
一个事件的负面报道往往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媒体和公众的讨论可以迅速放大问题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声誉和市场表现产生深远的影响。舆论不仅能在短期内对企业造成压力,还可能在长期中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品牌忠诚度。企业的每一次公关危机或产品问题,都可能成为舆论的焦点,引发广泛的讨论和批评,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甚至可能在国际市场上产生连锁反应。也正因如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车企,在面对突发事故时第一反应就是删评、禁止传播,从而减少自证的麻烦。通过迅速控制负面信息的扩散,减少舆论压力和公众对品牌的质疑。
通过删除评论和限制传播,车企希望能够在信息传播的早期阶段,防止问题被放大,从而减轻对企业形象和市场表现的负面冲击。然而,这种应对策略虽能短期内减少负面报道,但往往忽视了透明和诚实的重要性,可能导致公众对企业的不信任加剧,长远来看,对品牌声誉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尽管这种做法在危机处理时看似有效,但车企仍需注重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以更为开放和负责任的姿态面对突发事件,真正实现品牌的长期稳健发展。
当然,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在遇到国产品牌出现舆论时,也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面对负面报道和公众讨论时,我们应努力从多角度获取信息,避免被单一的负面消息或情绪化的言论所左右。减少“双标”行为,保持对国产品牌的支持和监督并重,理性看待品牌的不足和进步,也有助于推动国产企业的自我改进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承认参差,允许犯错
在一些媒体的大肆宣扬下,“国产的一定要是最好的”成为许多消费者和公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国家和本土品牌的支持,希望国产品牌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和认可。然而,过度的宣传和盲目的自信让一些问题逐渐凸显,也让一些国产品牌信以为真,陷入了自我满足和自我安慰的陷阱。这种心态使得品牌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往往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导致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如现阶段很多国产车企为了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凸显自身品牌的科技性,通过宣传外观构造、智能座舱等与出行不太相关的功能来宣传自己,或采用非常规的宣传数据,来误导大家对于品牌的认知度,想借此获得更多的宣传效果。
但这样的操作总归会有人发现,这也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人在提到国产品牌时,想其发展更好,但又会嗤之以鼻,不太感冒。同时,当一些舆论和负面消息出现后,这种盲目自信也使得品牌难以正确评估和处理问题,反而变得更加脆弱。
因为过度的自信掩盖了企业对自身不足的认知,使得品牌在危机发生时无法迅速做出有效的反应和调整,经常会选择推诿责任、回避问题的策略,或直接采用“掩耳盗铃”的手段减少舆论扩散。这不仅进一步损害了品牌形象,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急剧下降,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陷入困境。
智驾最前沿以为,作为国产车企,更应潜心于技术的发展,着重于出行的研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允许犯错,但要敢于认错,并勇于改错。通过技术创新来证明自身的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避免采取“被迫式”掩耳盗铃的策略,企业应以更加开放和透明的态度面对问题。真实地解决问题,接受市场和消费者的监督,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与尊重。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产品优化,展示企业的诚意和能力,国产品牌才能在全球汽车市场中树立起可靠的形象,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成功。